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原文为“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该方有解表、散寒、利湿之功,用于治疗风寒表邪未散、湿热蕴郁而致的黄疸。本方组合严谨、配伍精当,采取内治湿热、外散表邪,使表里证分途而解,各个击破。
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等肾脏病归于中医学“水肿”“关格”“隆闭”“虚劳”“风水”“尿浊”“尿血”等范畴,而水肿是慢性肾脏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金匮要略》中讲到“风水相搏,身体弥肿,汗出乃愈”,说明用宣肺发汗之法可治疗水肿之疾,与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不谋而合。近年来,我们运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各类慢性肾脏病,屡有获验,抛砖引玉,与同道共享。
1、治疗IgA肾病
病例1 杜某,男,30岁。初诊日期:2012年10月17日。
患者IgA确诊6年,长期蛋白尿、血尿,24 h蛋白定量小于1克,无高血压,偶见晨起眼睑水肿。间断性服用肾炎康复片。近二周,因上感后,自觉泡沫尿增多、疲劳、眼睑浮肿,查24 h蛋白定量1.53克,遂来院就诊。
刻诊:咳嗽、咯少量黄色痰,咽痛;疲劳乏力;自觉晨起眼睑水肿,午后缓解;余症平,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查血压125/70 mmHg。
辨证:太阳伤寒证。治法:宣肺止咳,清热化痰;方以三拗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处方:水炙麻黄15 g,杏仁12 g,生甘草3 g,姜半夏12 g,陈皮9 g,茯苓15 g,紫菀12 g,冬花12 g,牛蒡子9 g,连翘9 g,赤小豆18 g,生谷芽15 g。早晚各服。
二诊(10月24日):咳止,尿常规示,尿蛋白(±)、红细胞(+),舌红苔净,脉小弦。予参芪地黄汤加蚕茧壳9 g,玉米须15 g,荆价炭12 g,小蓟草12 g,茜草炭12 g,黄芩12 g,河白草15 g。
三诊(11月7日):尿蛋白(+),红细胞(+);疲劳,眼睑肿;舌红苔薄黄、脉小弦。予参苓白术散加蚕茧壳9 g,玉米须15 g,荆价炭12 g,小蓟草12 g,茜草炭12 g,黄芩12 g,河白草15 g。
四诊(11月21日):尿蛋白(+),红细胞(++)。方以首诊方参苓白术散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入。
五诊(12月5日):尿蛋白(-),红细胞(3-5)/HP。自诉无不适。舌红苔净,脉弦滑。遂长期以本方调理,随访至今24 h蛋白定量均正常。
按 IgA肾病有人称之为“咽痛性肾炎”,很多人都有上呼吸道长期反复感染有关。常规治疗中,感染期清热疏风,稳定期健脾补肾。
本例由于外感使用清热疏风后,予健脾补肾,但疗效欠佳。后在缓解期使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得以稳定。
蛋白尿与中医学所谓的“精气”“清气”“精微”概念类似。本例患者之所以出现蛋白尿,多与肾虚有关。肾虚加之感受风邪,形成蛋白尿。风邪外袭,且由外感风邪引发的慢性肾病反复表现为蛋白尿的重复出现,表现为尿中有大量泡沫,此为风邪鼓荡的典型表现。即叶天士所谓“风能流动鼓荡”。
亦有表现原来尿常规正常者出现尿潜血。《诸病源候论?小便血候》有:“风邪客于少阴则尿血”之说。血尿的产生亦与风邪有关,风邪内入,穿透肾膜、血络,膜络受损而开泄,则有血液外渗,发为尿血。风邪在慢性肾炎血尿的产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无论是慢性肾炎的水肿或蛋白尿、血尿均需从风论治。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不仅用于肾炎初起的水肿,即使对于无水肿的慢性肾炎因外感反复者,投以此方有力挽狂澜之效,究其原因,实为该方剂乃祛风之良药。中医理论认为咽喉为肾之连姻,咽喉为关隘,易犯外邪,少阴肾脉循咽喉、挟舌本,外邪入侵或从呼吸道而入,盘踞于咽喉,郁结不散、化生瘀毒;毒随少阴经脉下犯肾之膜原、血络,致病情加重,难以缓解;肾气受损、卫外不固,致病情发展、缠绵,形成咽喉与肾的恶性循环。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寓发汗解表、宣肺清热、祛风利水之意于一体。
2、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病例2 徐某,女,18岁。初诊日期:2013年3月8日。
患者于两年前不明原因出现过敏性紫癜,经抗过敏治疗后稳定。半年前,因上感后再次出现紫癜,并伴有泡沫尿。查24 h蛋白定量0.83克,肝肾功能正常。肾穿示局灶节段性肾炎,服用中药治疗,由于蛋白尿长期在0.5~1克之间,并出现月经不调,遂来就诊。
诉有经水延后,经量减少,偶有胃脘不适。观前医以凉血清热剂,虽暂获小效,终非长治久安之法。观脸色白光白、声低气微,小便色白、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细。
辨证:脾虚不运。治法:健脾和胃。处方参苓白术散加生谷芽15 g。早晚各服。
二诊(3月15日):尿蛋白(+),红细胞(++)。诉本次中药色香味俱佳,愿意继续服药,下周经水将至。舌淡苔薄白,脉沉细。上方加制香附12 g,当归12 g,红花6 g。
三诊(3月29日):尿常规,尿蛋白(++),红细胞(+);诉经水如期而到、量可、色正常;舌淡苔净脉沉细。方拟参茯白术散加水炙麻黄12g、连翘9 g、赤小豆18 g、蚕茧壳9 g、玉米须15 g、当归12 g、制香附12 g、生谷芽15 g。
四诊(4月12日):尿蛋白(-),红细胞(+);无特殊不适,舌淡苔净,脉细滑。前方加丹皮9 g、砂仁3 g。
五诊(4月26日):尿蛋白(-),红细胞(5-7)/HP。原方续进。
六诊(5月10日):24 h蛋白定量0.05 g。
随访至今一年稳定。
按 过敏性紫癜为一种较常见的免疫性疾病,以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为多见,但也可见于成人。《外科正宗》有“葡萄疫”的描述:“葡萄疫”其患生于小儿,感于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本病属发斑范畴,治疗多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法,选犀角地黄汤、化斑汤之类,临床虽有小效,但长期服用中健失和,经水延期。故此类病患可以参苓白术散等方剂健脾和胃,一则立其后天,稳定病情,二则可使患者服药后胃脘和顺,依从性增加。同时,笔者认为,根据本病病位斑发于皮肤、多一夜之间而发、斑发初起有痒感等的表现,均与“风邪”的特征非常相似。故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本病,常获佳效,况且不会因太过寒凉影响中焦运化及妇女月经,疗效稳定。
3、结语
历代医家对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组方理解,见解不一。多数医家认为是麻黄汤的变方,如清代柯韵柏说:“此汤为麻黄汤之变剂也。”樊荣强认为,本方是麻黄汤与越婢汤合方的加减。陈明认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麻杏石甘汤的一个变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肺热,只不过所治为湿热。方中以麻黄开郁宣肺,使邪从表而解;配合连翘、赤小豆清热利湿;桑白皮清热利水、宣达肺气,所谓“提壶揭盖”,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解;生姜、大枣顾护胃气,使脾土健旺,制水有主。全方合用,共奏宣表散邪、清热利水之功。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临床广泛用于多种常见肾脏病。此方虽为《伤寒论》治疗湿热黄疸证的经典方,但时至今日,更多被用于急慢性肾脏病的治疗,用于延缓慢性肾病的病情进展。如肾炎水肿、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以及紫癜肾、急性肾盂肾炎、狼疮肾、慢性肾炎大量激素后合并皮肤感染、肝肾综合征 等。其作用可能与其中的麻黄抗炎、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等相关。当然,其抗炎机理、免疫抑制等相关机理有待临床、动物实验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