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梦,从古到今始终有一层神秘的色彩,人们总是试图去解释梦的含义,于是中国民间出现了《周公解梦》,西方则有《梦的解析》,众说纷纭。一般成年人的梦,约占睡眠时间的四分之一,梦是睡眠的组成部分之一,没有睡眠,便谈不上梦, 梦与睡眠同行。我们无法选择梦的主题,不管其是美妙的还是险恶的。但是,大脑到底是如何形成那些无拘无束的梦呢?尽管科学家已经做过不少的研究,可是迄今为止,谁也无法说清梦的本质,人们对梦的具体细节仍然知之甚少。目前公认的观点是:人的睡眠总是处于有规律的循环中,即处于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的交替之中,梦是快波睡眠中的一种表现,人在此阶段,供给大脑皮质的血流量增加,耗氧量也增多,这时不仅呼吸快,心跳和血压也出现波动。这说明此时人虽处于睡眠状态,但大脑皮质的某些区域仍处于紧张的活动状态,梦就发生在这“动乱”之际。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卫气运行规律系乎人的睡眠节律,卫气属阳,入于阴则寐,出于阴则寤。当卫气入于阴时,人进入睡眠状态。当卫阳刚进入阴分时,阴阳处于相对稳定之中,卫阳虽然想冲破阴分的控制,但并不引起质的改变,故阴阳相抱而又不离的局面没有变化,人处于少梦的熟睡阶段。但是阴主静,阳主动,在阴中潜藏的卫阳,其活跃主动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随着卫阳不断地积蓄力量,到了某个阶段,阴分的控制力与卫阳冲出阴分的力量相抗争,卫阳潜涵于阴分的平静局面被打破,就出现了阴阳相对抗、相争斗的状态,人就进入多梦的睡眠阶段。经过几次这样的反复循环,阴阳相对稳定期越来越短,而对抗期越来越长,直到最后阴分的力量再也控制不住卫阳,卫阳冲出阴分的涵抱,人也就觉醒了。阴阳的最后一次对抗时间最长,程度最激烈,故做梦时间也最长,梦境给人的印象也最强烈,人们醒后最能回忆和记住的梦,大多数是这期间的梦。这与现代有关睡眠周期的研究是相吻合的。
引起做梦的原因有很多,中医理论认为人的神志(即心理功能)有五,分别寄藏在五脏之中,正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中医脏象的五志理论能解释梦境,五志的变化是做梦的内在原因,而七情、病邪、体内外刺激则是做梦的外在诱发因素。
梦的内容与年龄、性别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如儿童做的梦一般很短,梦境简单,梦中活动大多是自己熟悉的环境、人物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青春期,由于生理变化影响到心理变化,梦中奇奇怪怪的内容也开始增多了起来。老人气血相对不足,对外部社会活动的参加相对较少,故梦境多以回忆为主,与其经历过的人物事件有关。女子情绪变化大,情志病多,易受月经、妊娠等生理变化的影响,故做梦的内容较富有情感色调,常有惊恐内容。
通常来说,晚上做梦是不需要药物治疗的,但是如果通宵似睡非睡,梦扰纷纭,白天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如神疲乏力,头昏头胀,心慌心烦,注意力不易集中等,则应该去失眠专科门诊治疗,在中医药治疗方面,首先应分析寻找做梦的原因,然后根据病人的不同体质类型、临床表现和辩证分型,分别采用养心安神、平肝宁神、滋肾摄神等法则和方药,一般都有很好的疗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