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垂体腺瘤的人群年发病率高达7.5~15/10万,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多发病于20~40岁。虽然大多数垂体腺瘤是良性肿瘤,不直接危害患者生命,但是它常常引起一系列激素的分泌紊乱,给广大患者带来的极大痛苦和经济负担。
垂体是人体内分泌的中枢。
垂体瘤按照激素分泌的差异分为很多种。不同类型的垂体瘤,症状不尽相同:
1、泌乳素分泌型:女性会出现月经不调、闭经溢乳、不孕。青春期或已婚妇女还会出现月经周期变长甚至闭经、乳房溢乳、婚后不能生育。男性性功能改变:性欲低下、阳痿、不长胡须、声音变细、不育;
2、生长激素分泌型:面容、四肢及形体的改变。成人表现为手脚宽大、头颅及面容宽大、鼻肥大、唇增厚、毛发增多,并出现声音嘶哑、睡眠打鼾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症状;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型:向心性肥胖。患者会在胸、腹、臀部脂肪堆积,四肢则相对瘦小,呈现“向心性肥胖”,脸部呈满月状,体重明显增加,四肢皮下血管显露并出现紫纹;
4、无功能型垂体腺瘤:早期大多没有症状,当垂体瘤直径大于一厘米者,便会因为压迫鞍膈而有严重头痛,疼痛部位主要位于眼眶后、前额部及双侧太阳穴附近。若向前上方发展则会压迫视神经交叉导致视力减退,视野缺损,主要病症为双颞侧上方偏盲。
5、其他类型:如FSH、LH、TSH型垂体瘤,临床较为少见。除了各自的症状,共同表现还有多饮多尿(口渴、小便多),头痛,头晕,视力明显下降,视野缺损(两边看不清)。如果为垂体瘤卒中(肿瘤出血)还可能会伴随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甚至失明。
近年来,垂体瘤的发病率有着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目前对垂体腺瘤的具体发生机制尚未有确切定论,但在临床治疗中我们发现,现代人的一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都会影响垂体瘤的发病。
睡眠与垂体瘤的关系:
有研究显示,在调查的200例垂体瘤患者中,有80%的患者均在23点以后睡觉,有的甚至在凌晨1~2点钟睡觉。在中医的理论中,讲究“天人相应”,五脏六腑在一天的不同时段的功能盛衰有着一定的规律:晚上11点到凌晨1点钟,胆最旺盛,人体内部全力支援肝脏解毒,让肝脏分泌胆汁,贮存于胆囊中。凌晨1点到凌晨3点钟,肝脏最旺盛,众所周知,肝脏为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肝脏就在这个时间里帮助人体解毒。3点到5点位肺最旺盛,5点到7点位大肠最旺盛,而这两个器官在中医中,都是排泄的重要脏腑。从西医角度在11点到第二天的早上7点都是人体排泄和内分泌调节的时间段,因此这8个小时的睡眠很重要。但由于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作生活的节奏加快、夜生活越来越丰富,睡眠不足已经严重危害了人体的健康。
目前西医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治疗垂体瘤的主要方法,但小于1公分的微腺瘤是无手术指征的。另外术后易复发,西药的副作用较大,放疗会损伤正常的垂体组织造成后遗症等,这些治疗效果均存在缺陷。因此愈来愈多的人寻求中医治疗。中医是:“以人为中心”的个体医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个体差异。
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来制定针对垂体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从体制上进行调节,可以消除脑垂体微腺瘤、降低手术后的复发率、减少服用西药后出现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精神压力,减轻经济负担。大量临床治疗表明,大多数患者在持续治疗1~2年后,瘤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小和消失,激素恢复至正常范围内,磁共振复查垂体瘤消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