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北院)/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九院(北院))成功实施首例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脑梗塞治疗。一位40岁男性患者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及言语不清”2小时后被送入急诊,行急查头颅CT后排除脑出血,考虑急性脑梗塞,立即开通“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马上转入神经内科治疗。
神经内科吴丹红主任结合患者相关病史及检查排除溶栓禁忌症后,给以标准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同时快速启动血管内治疗的流程。九院(南院)刘建仁主任率团队快速开展血管内介入术,进行颅内外脑血管造影。由于患者颅内大动脉没有发现有闭塞的情况,故未行取栓,考虑可能与早期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有关。如患者静脉溶栓中未能促使脑血管再通,造影中发现有大血管闭塞则会给予早期取栓。这对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残疾将非常重要。刘建仁主任表示无论是静脉溶栓还是血管内介入治疗,时间都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该患者在发病后及时入院,得到了快速有效的救治,目前正处于恢复期。
该病例运用了动静脉联合的方式治疗急性脑梗塞,此类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治疗手段,也开创了上海市宝山地区的先例。脑梗塞(又称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脑中风)是多发性常见病,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急性脑梗塞最具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手段之一是:时间窗内的静脉溶栓治疗。但能在时间窗内到达医院实施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比例不到10%,同时静脉溶栓对大动脉闭塞的再通率仅为10-20%左右,而且部分患者不能使用溶栓的药物(比如正在使用抗凝药物、刚刚接手大的手术后、药物过敏等),因此影响治疗效果。
最新研究表明,血管内治疗联合静脉溶栓(动静脉联合治疗)优于单纯静脉溶栓的循证证据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今年年初国际权威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相继重磅发表这些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急性脑梗塞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别是提高了危重症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明显降低其死亡率。
正是在这样的循证证据的指导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北院)神经内科在刘建仁主任和吴丹红主任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实施了首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
科普小贴士:
由于动静脉联合治疗脑梗塞的关键是快速,一般静脉溶栓的时间窗为4.5小时;动脉溶栓的时间窗为6-12小时。因此脑梗塞的患者适合就近送医院救治,不宜长途运送。宝山区的患者,如果有口角歪斜、肢体无力和言语不清等突发症状,建议立刻就近送上海九院(北院)脑卒中中心急救,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脑卒中诊疗团队将为患者实施快速规范的救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