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Wertheim开创的宫颈癌根治术,一直是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式,Piver-Ⅲ型根治术已成为治疗Ib-IIa期宫颈癌的标准术式,5年生存率超过90%。但根治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如:膀胱、直肠及性功能紊乱,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解剖学和临床研究表明这些机能异常是由于在切除宫颈旁组织时引起盆腔自主神经的断裂所致,因此在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成为宫颈癌根治术式发展的趋势。近来,各国妇瘤专家都在研究保留神经手术来降低宫颈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在他们的研究中,保留神经术式的术后效果不尽相同,手术方式也多种多样,究其原因是没有对盆腔自主神经走行特别是在子宫颈周围支持韧带内的神经走行做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子宫颈周围支持韧带内自主神经走行的研究为施行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提供解剖依据。
随着现代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对宫颈癌筛查的普及,早期宫颈癌的诊断率明显提高,手术切除作为主要的治疗方式,在提高生存率的同时,术后并发症也引起了妇瘤学者的重视。传统的手术方式主要是以Piver-Ⅲ型宫颈癌根治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为主,术中需切除整个宽度的主韧带、大部分宫骶韧带及阴道上1/3。由于术中切除范围广、损伤大,术后容易发生膀胱、直肠及性功能紊乱,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Ralph等研究发现在施行宫颈癌根治术后12个月内各种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病率为: 63%感觉缺失、55%压力性尿失禁、85%需借助腹压排尿、63%出现膀胱顺应性异常。Ranee等研究得出在宫颈癌根治术后有50%以上的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泌尿系统功能异常,包括膀胱储量降低、排空功能障碍等,有21%的患者术后出现逼尿肌功能亢进,24%的患者存在混合型尿失禁。同时发生的肠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肛门内括约肌松弛、里急后重感增加和大便失禁,在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中有20%在术后1年仍有排便次数增加。性功能失调主要是在性高潮时阴道润滑度和阴唇充血度下降,这会增加性生活不适而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抑郁症状。
Jackson等研究证实引起上述这些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在宫颈癌根治术中损伤了盆腔自主神经。盆腔自主神经是由腹下神经(交感神经)、盆腔内脏神经(副交感神经)以及由两者共同构成的盆丛及其分支组成,广泛分布于盆腔各脏器、血管及腺体内,支配平滑肌的运动、控制腺体的分泌、完成盆腔各脏器的基础功能。因此为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在不影响根治效果的前提下如何在传统根治术操作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成为大家探索的新方向。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东京大学的Kobayashi首先通过切除主韧带时识别并外推盆腔内脏神经的方法,达到保留支配膀胱副交感神经的目的。后由他的学生Sakamato完善、描述并首次以英文报道了这一“东京术式”。
西方国家首次报道保留神经技术的是Hö;ckel等德国学者,他们通过在骶岬水平识别出腹下神经上丛,沿着该神经下行至直肠系膜识别出腹下神经,利用吸引器暴露宫旁组织的支持结构,识别出主韧带中的盆腔内脏神经和盆丛,并以膀胱下静脉作为识别盆丛膀胱分支的标志。
以上述两种术式为基础,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方式和效果上不断发展,但在保留哪一部分神经、如何保留的问题上并没有一个详细、完善的标准可遵循,也没有对盆腔自主神经走行特别是在子宫颈周围支持韧带内神经走行做过系统研究,因此,本文所进行的研究就显得适时和必要。
本研究发现主韧带内的神经在盆壁侧主要位于韧带中部的背侧面,沿韧带走行方向,神经纤维从头侧向尾侧、从背侧向腹侧、从外向内走行至子宫颈。这一发现与“东京术式”在主韧带的操作上观点一致。在Sakamato描述的“东京术式”中,将主韧带分为上方的血管部和下方包含神经的索状部,手术操作的一个关键步骤就是只切除主韧带的血管部而保留主韧带索状部及其中的盆腔自主神经。术后1个月保留神经组有63%的患者有残余尿,没有实行保留手术的患者中90%有残余尿。保留主韧带内的盆腔自主神经同样得到了Hö;ckel等德国学者的认可,而他们的手术不同于“东京术式”的是利用吸引器作为暴露主韧带自主神经的主要方式,他们报道了7例患者,术后平均12天拔除导尿管,残余尿小于50mL。随着手术器械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技术也被应用于保留神经的宫颈根治术中。Possover等在宫颈癌手术时利用腹腔镜神经导航系统(laparoscopic neuro-navigation,LANN)来保留盆腔自主神经,该系统通过腹腔镜的单极电凝对副交感神经根施行电刺激术来识别盆腔内脏神经。261名患者,术后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小于1%。
在对宫骶韧带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在韧带的盆壁侧神经主要位于韧带头侧的内侧面,沿韧带走行方向,神经纤维从头侧向尾侧、从内侧向外侧、从后向前走行至宫颈。这一发现在Charoenkwan等的研究中得到支持。他们认为腹下神经和盆丛对维持膀胱功能更为重要,因此在施行保留神经手术时着重于识别出位于宫骶韧带外侧部的腹下神经,并将其向外侧推以起到保护的作用。对21例Ib-IIa期宫颈癌患者和1例I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上述保留神经宫颈癌根治术,术后第7天拔除导尿管,在初次拔除导尿管后8例患者(36%)残余尿<100mL,6例患者(27%)残余尿<50mL;术后14天,82%的患者残余尿<100mL,77%的患者残余尿<50mL。
经研究我们发现膀胱宫颈韧带内神经主要分布于膀胱宫颈韧带深层的膀胱静脉内侧,且神经纤维纤细,没有明显粗大的纤维束。这一结论与Katahira等研究相符合,他们通过组织切片发现膀胱宫颈韧带深层中包含丰富的自主神经节细胞,其组织学分布情况与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切除范围有关,神经节细胞平均有48.0%位于膀胱静脉的内侧,19.2%位于静脉中间,13.0%位于静脉的外侧,而有19. 8%则位于静脉的背侧。以此为基础,手术过程中谨慎解剖膀胱宫颈韧带的深层,小心分离膀胱宫颈韧带内侧,以最大限度地保留神经节细胞,19名患者,术后平均7.6天拔除导尿管,残余尿<50mL。
国外保留神经宫颈癌根治术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同时,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有必要对盆腔自主神经的分布做系统的分析以期指导临床施行安全有效的保留神经宫颈根治术。盆腔自主神经的术中识别是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找到一种即安全有效又简单可行的识别方法也将是今后研究和探讨的重点。在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中,如何将操作步骤规范化也是需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对盆腔自主神经走行的不断明确,保留神经宫颈癌根治术将会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