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
杨冬梓教授说,月经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所以女性一定要了解和关注这个每月都来报到的“大姨妈”,通过观察月经,女性可以大致了解自己的生殖健康情况。
她介绍,正常月经代表着规律的排卵,卵巢、子宫、阴道等各方面都大致正常,也就代表调节卵巢排卵的各个层面(包括大脑和其他内分泌腺体等)功能正常。如果身体其他功能(如甲状腺、胰腺功能异常或营养不良、精神紧张等)都会影响月经。一旦月经出现异常,则提示有身体某方面的疾病。常见的与月经异常有关的疾病有:卵巢早衰、高泌乳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息肉、肿瘤等。
月经是否正常要看三个要素
①周期正常:一般为24-35天。月经周期<21天为月经频发,>35天为月经稀发,这两种情况都是月经周期不正常的表现;
②经期正常:指来月经的第一天到完全干净的最后一天,一般持续3-7天。
③月经量正常:整个经期的出血量30-80毫升,超过100毫升为月经过多,大概每次用一包中等量卫生巾就差不多了,如果用得太多(超过3包)或太少(整个经期只需用几片)都不正常。
很多家长认为,“我女儿还在青春期,月经不规律是正常现象,不用担心,等结婚后就好了。”对此,杨冬梓说,“这种认识是一个误区!”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初潮3年后,月经规律的占82.3%。再对17.8%月经不规律的女性做检测,大多数都有内分泌或代谢异常。因此,青春期的月经不调同样要重视。
关注卵巢年龄,35岁-37岁是生育力的转折点
杨冬梓说:“女人容颜和乳房的娇美取决于生殖健康,如果容颜是花,乳房是叶,那么月经背后的卵巢等生殖器官就是女人的根。只有把根护好,才能健康一生。”但是,卵巢(生育力)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女性生育最佳时段有限,生育储备消耗屈指可数,卵巢年龄老化容易带来不孕的问题,因此,提倡适龄生育和爱护生育能力。
数据表明,女性生殖能力随年龄增加而降低――女性大于34岁,有11%不会再生育孩子;大于39岁,33%无法怀孕。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中心去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助孕患者年龄35-39岁,临床妊娠率54%,流产率7.7%;年龄大于43岁,妊娠率仅11%,流产率却高达30%。“本来就很难怀上,好不容易怀上了还容易流产,事实就是这么残酷!”
杨冬梓提醒,女性在35岁-37岁,生育能力会陡峭下降,这是生育能力的转折点。她介绍说,有的不孕患者被告知卵巢储备低下后很不甘心,她们会说:“我月经一直都正常啊,为什么就怀不上了呢?”其实,在绝经前10-15年,即35岁至37岁这个年龄段,很多女性虽然还来月经,但她们的生育能力已开始低下,原因是她们的卵巢老化,卵泡数量减少、质量下降。
现代女性常有先“升”还是先“生”的纠结,年龄不小了,但升职的机会就在眼前,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怎么办?杨教授建议,可以先做卵巢年龄测定,如果卵巢年龄尚年轻,可以选择先“升”,晚点还能生孩子;但如果卵巢年龄已开始老化,生育潜能低下,先“生”无疑是上策。否则,也许“升”后就失去“生”的机会,到时后悔莫及。
杨冬梓强调:“卵巢老化在目前是不可逆的。现在有些病人发现卵巢功能低下,先喝两年中药调理身体,不行再回头来找我们助孕,这是错失时机的做法。”那该怎么办呢?只有“抢时间”!因为此时的生育力在加速下降,越早采取正确的手段助孕,越容易成功。比如抽血测测卵巢年龄,积极找医生选择合适的助孕技术完成生儿育女的愿望。
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三大特点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一种常见妇科病。大讲堂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普通妇科主任谢梅青把子宫内膜比喻成一颗种子,“种子脱落到了盆腔、卵巢表面、腹膜表面,然后局部生根、发芽、成长,在局部形成包块或囊肿。如果子宫内膜种植在输尿管、膀胱里,月经来的时候就会有血尿、尿频、尿急的现象;如果种植在肠道里,就会出现便血。很多人最初以为自己得了肠道或泌尿道的恶性肿瘤,到医院做CT检查才发现不是癌症,而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作怪。患者症状通常有3大特点――疼痛、不孕和容易复发。
谢梅青教授介绍,70%~8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疼痛。疼痛与普通月经疼痛不同,一般月经来潮的疼痛是下腹部隐隐作痛,过几个小时就好了。但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疼痛随疾病的发展而加重,疼痛现象越来越明显,严重的还有性交痛、大便疼痛。此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容易引发不孕症,有40%~50%的患者合并不孕。
不少病人会出现月经异常,比如月经延长,中期出血或经前出血等。因此,有不孕症的妇女需关注自己是否得了子宫内膜异位症。谢梅青指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药物、介入、中药和辅助治疗(如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等,但只要没有绝经,卵巢功能还存在,即便经过药物控制或手术治疗,复发率仍然高达30%-60%。
更年期症状不要“一忍再忍”
谢梅青主任介绍,女性更年期症状有很多,其中失眠健忘、焦虑易怒、潮热多汗是最常见的。她强调,很多女性出现更年期症状时总是一忍再忍,认为慢慢就过去了,不需要看医生。其实,更年期不同的症状均代表着不同器官的改变:潮热、出汗属于心血管系统、感觉异常;皮肤蚁走感属于神经系统;性生活、泌尿系感染等问题属于生殖、泌尿系统;骨关节痛、肌肉痛属于骨骼、肌肉系统;失眠、易激动、抑郁、疑心属于精神系统……她强调,当出现相关的问题时,应当寻找健康指导和机能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比如激素补充治疗和非激素类药物缓解症状),这些措施均可缓解症状。而症状严重者需要转诊专科或进行多学科综合治疗。目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开设有更年期健康指导一日门诊,方便更年期妇女及时诊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