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和临床新技术的应用,很多患者已经对“胶囊内镜”这个词不再陌生,但在临床过程中,我经常会听到来自患者甚至是我们的学生关于胶囊内镜的各种疑惑,问的最多的就是“做了胶囊内镜是不是可以不做胃肠镜了”或者“胶囊内镜是不是可以检查整个肠道”、“胶囊内镜要不要清肠”、“胶囊内镜难受不”、“胶囊内镜和小肠镜哪个好”这类问题。针对上面这些问题,本文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1、胶囊内镜是做什么用的?
实际上,大多数患者所指的胶囊内镜指的是小肠胶囊内镜,也就是说,是专门用来检查小肠的。在胶囊内镜的家族里,还包括食管胶囊内镜、胃胶囊内镜和结肠胶囊内镜。那么,为什么要分这么多种呢,为什么不用一种全部代替呢?这是因为消化道的结构是不一样的,小肠是最长、最细的一部分,而食管又短又直,胶囊几秒钟就通过了,如果不是特殊装置,很容易漏掉病变;胃则是一个较大的空腔器官,很多位置比如胃底,是不容易看到的,目前,已经有可以主动遥控的的胶囊胃镜了,可以帮助我们去发现以往看不到的地方;而结肠也比小肠要粗的多,大家想一想,你提着一盏灯,看屋顶,是不是屋顶越低你看的越清楚呢,所以,专门用于结肠检查的胶囊内镜采用两个摄像器,以满足相对宽大肠腔的需要,而且由于肠道太长了,为了保证胶囊内镜检查完整个大肠而电池没有耗尽,结肠胶囊内镜在进入人体后会自动休眠一段时间,在肠腔里面“跑一跑”,才开始工作。所以,小肠胶囊内镜的最佳检查部位在小肠,当然,在经过其它消化道时,也可能会有一些发现。而患者如果想做整个消化道的评估,就一定要胃镜+肠镜+胶囊内镜。
2、胶囊内镜要不要清肠?
提到这个问题,我还想起另一个常见问题,经常有患者要做肠镜时问我,医生我不想喝泻药,我几天不吃饭行不行?其实,粪便是每天都在不断形成的,而且主要在大肠形成,即使不吃饭,人体也在代谢,也要形成粪便,所以,做肠镜检查是一定要吃泻药的。小肠是营养吸收的主要器官,所以小肠中常有一些消化液,为了看清楚,也是要吃泻药的。但如果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考虑小肠的出血,出血量比较大,这个时候吃泻药患者不耐受,是可以直接吞胶囊的,主要帮助查看病变部位,为手术提供信息。
3、胶囊内镜难受不?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胶囊内镜是怎么做的:在检查前医生会和您沟通,讲述检查的必要性和风险,然后签署知情同意书。胶囊内镜检查前需禁食10~12 h。在检查当天清晨服泻药,方法和结肠镜是一样的,这一过程可以在家里完成。然后来到医院,医生帮您佩戴接收装置,指导您将胶囊吞下,然后胶囊将穿行整个消化道,对经过的腔段连续摄像,同时将图像数据以无线方式发送给接收装置,接收装置接收数据并完成存储。通常整个检查过程需持续8~12h,期间患者可离开医院自由活动,但通常在最初的半小时到1小时之内医生会让患者在医院留观,直至胶囊顺利进入小肠,如果在一定时间内胶囊没有进入小肠,医生就会采取一些方法来干预,以保证完成全小肠检查,同时,需避免剧烈运动及进入强磁场区域。在胶囊电池耗尽时或胶囊自肛门排出后可取下数据记录仪,交给医生就行了。所以,您可以看到,整个过程非常轻松、方便、也没有什么痛苦。
4、胶囊内镜和小肠镜哪个好?
我们说,每个检查都有他独特的优势,所以,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从病变检出率来说,胶囊内镜和小肠镜的检出率是相似的。小肠镜的优势在于在检查的同时,可以治疗,但小肠镜需要分别经口和经肛来做,有时候不一定可以做完整个小肠,费用都在一万元以上,还要住院,必须麻醉。而胶囊内镜要便宜很多,并且在门诊就可以完成,但对于怀疑有梗阻的患者是不能做胶囊内镜的,因为这样胶囊滞留的风险很大。由此可见,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胶囊内镜是一种合适的选择。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有些患者可能需要不止一次的小肠检查。比如经常不明原因的黑便或便血,有一部分是因为血管畸形,这种血管畸形出血是间歇性的,如果等到其出血停血时检查可能没有阳性发现,但如果在其活动性出血时,就比较容易发现,所以这样的患者可能要做几次检查才会发现。这个时候,胶囊内镜检查就更及时,也更经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