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观念早已有之
世界医学史中,微创观念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希波克拉底医生,他在2000多年前就提到:医疗活动中,首先必须尽可能做到创伤小,否则因治疗造成的损伤,可能比疾病本身更严重。19世纪末期,神经外科刚开始从普通外科中分离出来。当时,颅内或脊髓疾病通常由神经科医师诊断,再由外科医生施行手术。但传统外科技术难以完成神经外科手术,一些先驱便着手研究了特殊手术器械和诊断方法。早期因照明设备简陋,手术至少由一名主刀两名助手六只手同时操作,需要扩大开颅范围以增加手术视野和光线。同时神经外科使用的多是外科器械,体积较大,因此当时颅脑手术以大范围开颅为特征,造成手术费时,出血多,创伤必然较大。
微创神经外科的产生离不开诊断手段的提高。1918年,脑室气体造影,为诊断三室肿瘤提供了条件。1927年开始使用脑血管造影。20世纪70年代后期,引入了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如CT、MRI,现代影像诊断已可发现1mm左右的病变。有些病人病变小、无症状,如何治疗?某些监测仪器如皮层电图(ECoG)、听觉诱发电(BAEP)或体感诱发电(SSEP)以及手术显微镜的出现,为手术者和助手提供了同向照明、放大和同时观察,保证了病人的手术安全。近十年来,现代微创神经外科逐渐兴起。
精巧设备拓开天地
广义的微创神经外科包括微骨孔手术入路、导航神经外科手术、脑室镜辅助下手术、立体放射技术和介入放射治疗。后两项技术与放射相关,这里主要介绍前三项技术。
1、微骨孔手术入路以往经典的开颅入路,为切除鞍区3cm左右鞍上肿瘤,需要在空气中长时间暴露大脑半球的前半部分,容易发生脑组织损伤,术后病人可能诱发癫痫。
1971年微骨孔手术的概念被提出,微骨孔开颅不仅仅因为颅骨切开的范围小,还特指开颅的位置、头皮切开的设计、到达病变区域的途径、疗效好侵袭小的操作,甚至到伤口愈合等一系列步骤,它在切除病变方面与传统开颅有同样效果。近年来北京天坛医院已开展微骨孔入路治疗颅内各种病变500余例,取得良好效果。
2、神经导航手术神经导航手术是利用航空、航海的导航原理,术前,通过计算机获得头颅、脑瘤和脑血管关系的CT或磁共振三维立体图像,选择最接近病变的脑沟、裂内进入脑内,缩小开颅范围。术中,用计算机实时确认脑瘤切除范围和程度,从而减少传统开颅手术中盲目探查造成的损伤。
神经导航技术适用于切除大脑半球胶质瘤、脑干肿瘤、颅底脑膜瘤,脑内血管畸形和脑巨大动脉瘤。在经蝶切除垂体瘤术中,实时导航手术可替代X线透视,确保对视神经定位,尤其对复发垂体腺瘤等,缩短了手术时间。导航下手术还可用于脑瘤活检、穿刺等。
介入性磁共振手术即磁共振手术,是利用核磁共振(MRI)影像引导的手术。具体实施内容包括:设计手术方案,术中对靶区的定位与定向,引导手术入路,以人机交互方式实时了解是否发生各种并发症。此手术目前尚处应用初期,一旦成熟,势必要取代方兴未艾的神经导航手术。
为随时纠正术中脑脊液流失和发生脑移位,开放式核磁共振(Open-MRI)仪应运而生。其意图在于:(1)使医师在磁场内获得可直接手术的操作空间;(2)能通过实时核磁共振(MRI)“看到”术野周围的结构,随时可用肉眼区分不易辨认的正常组织与脑瘤的关系。
目前,世界上已有15个研究中心共报道了1000余例开放式磁共振手术病例。最近,在美国UCLA和德国建立两个“脑手术单元”手术室,将MRI、手术设备及各种监测仪器集中在一个单元,为微创神经外科开拓了一个崭新模式。
3、脑室镜辅助微创手术脑室镜起源于100年前。1910年,有医生借助泌尿外科尿道镜,通过钻孔进入侧脑室取出脉络丛凝结物,治好两位脑积水儿童。
脑室镜是个细长管,适于在狭长的腔隙、孔道内操作,产生的图像立体感强,可辨认病变内部结构,脑室镜还是导航系统的辅助设备。20世纪80年代,采用脑室镜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脑室内囊性病变、脑实质内囊性病变、经蝶切除鞍内病变,为微创神经外科增加了一种新的工具。但目前常用的脑室镜特别是止血设备,有待进一步完善。另外,脑室镜手术存在空间小,应付手术意外能力差等缺点。
必须具有新的理念
微创开颅手术包括以下内容:备皮范围;皮肤切口的位置和长度;颈部和颞部肌肉的分离;局部骨膜的分离;开颅骨片切除的位置与大小;硬脑膜切开的位置与长度;仔细保护蛛网膜下腔和神经血管;精确定位经脑室、皮层或脊髓的手术通路;脑组织牵拉的程度;病变及其周围结构的充分切除。
如不能有效切除病变,则不能被认为是微创神经外科手术,例如,巨大AVM、大脑半球切除术、某些癫痫手术,仍需要较大的常规开颅,否则会造成肿瘤未全切、动脉瘤蒂夹闭不完全、囊肿壁切除不完全、微血管减压不充分等。
微创手术应成为神经外科医生的一种理念,它不仅意味着手术区域中对神经创伤小,而且在手术入路中也能减少对周围正常结构的损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