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的相关知识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自限性疾病,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袭1-7岁儿童。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这种病具有流行性,常在幼儿园或托儿所造成流行,男孩发病率略高于女孩,而且同一个孩子有可能重复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这一点与手足口病、病毒性感冒等类似)。虽然具有传染性,但感染了不会产生终身免疫。
患病儿童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亦有说法常继发于急性鼻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疟疾、流行性脑膜炎,亦可单独发生,除咽部外,口腔粘膜亦可发生疱疹。
该病有流行趋势,常见于婴幼儿,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在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1~5日内愈合。并发症少见: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在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A组中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也可能引起再次发病。
病症及诊断
该病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年龄大的小儿常诉咽痛,吞咽时尤甚,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婴幼儿则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流涎、呕吐等。多数患儿没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部分患儿可出现颌下淋巴结肿大或压痛,血常规检查大多是血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
可根据症状和特征性口腔损害作出诊断。最好通过从损害处分离到病毒或通过特征性抗体滴度升高加以证实,但这些检查并不推荐常规采用。鉴别诊断包括疱疹性口腔炎(特点为任何季节均可发病,呈现更大的,持续更久的溃疡),复发性口疮和Bednar口疮(很少发生于咽部,而已一般无全身症状)。柯萨奇A组10型病毒也会引起类似病变(淋巴结性咽炎),但口咽部损害突出,呈现白色到黄色小结,治疗为对症处理。
治疗方法
本病以中西医结合或以中医为主治疗效果较好。治疗并不复杂,由于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抗细菌类药物对病毒也无效,治疗以中药辨证论治、抗病毒、对症处理为主。可用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西药抗病毒,但作用有限,存在一定的副作用;疱疹性咽峡炎中医辨证属湿热喉痹,多为外感湿热,上攻咽峡所致,常用解毒利咽、化湿退热的治法,可辨证选用甘草泻心汤、甘露消毒丹等方剂;合并心肌损害者,应适当卧床休息,使用护心药。还可以利用加压或超声雾化吸入抗病毒类药物、撒入锡类散、冰硼散、西瓜霜喷雾剂等进行咽峡局部治疗;发热时可用羚羊角粉清火退热防惊风,也可用物理疗法降温,体温超过38.5℃时可以用托恩、美林等退热药;体温超过39.5℃、有呕吐、惊厥、影响饮食睡眠时可以配合输液支持疗法及对症中枢性降温措施;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时提示合并细菌感染,可配合使用抗细菌类药物,否则不宜使用抗细菌类药物。
个人体会:本病的治疗,我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甚至以中医治疗为主,要按具体情况辨证施治,如果能服用中草药的患儿尽量配合,因为退热的效果、溃疡的愈合及整体态况的改善,中医的辨证治疗效果优于西医,在我这里接受过治疗的患儿家长要相信会深有体会,有时一两剂中药喂下去,退热很快,溃疡愈合也快,孩子的胃口恢复得也快,一般三付(重者5付左右)好转大半,复诊再开一些善后调理,费用低,病程也缩短了。药物的服用及饮食调护也很重要。我把这个整理出来,是希望更多的人受益,因为我接触太多这样的孩子了,得这个病时不敢刺激性的食物、饮品,不敢多喝水,让人看着实在心疼。在看病的时候要验一下血,给医生用药提供大致的方向,这样的话你的孩子可能会少用一些药。
另外,我想重申一点,希望家长朋友注意并重视,“抗病毒”不等于“清热解毒”,“炎症”不等于“上火”,反之亦然。在此病的治疗中,不要过多使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清开灵、双黄连、安宫牛黄丸等清热解毒为主的中成药,这些药偏凉,纵使能解决一些表面问题,但是寒凉则伤肺,后期咳嗽明显或变生他证。
注意事项
生了病的孩子要隔离2周,患儿用过的食具一定要进行沸水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这种病尚未研制出疫苗。因肠道病毒有多种,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感染此病。(最近接诊了一位患儿6个月,这个月得了两次,间隔3周)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不要剧烈活动,要睡足觉,喝足水,少吃饭,多吃菜,不吃冰糕、不喝饮料。饮食上要注意保持清淡,要多喝温开水,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尽可能少吃煎、炸类的油腻食品。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咸、热、硬等,尤其要注意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可取适量绿豆、苦瓜、薏米、大米等煮粥或汤,放凉后适量给患儿饮用。
食疗方法:如属于湿热型,可用木棉花3朵(布包煎)、薏苡仁适量(30克左右),加水煎煮,喝汤食薏米。
并发症
常继发于急性鼻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疟疾、流行性脑膜炎,亦可单独发生,除咽部外,口腔粘膜亦可发生疱疹。
此病如单独发生,常无全身症状。咽部疼痛,影响吞咽。婴幼儿患病,常表现为进食时哭吵,不愿进食,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有时伴有发热,检查咽部疱疹多发生。
预防
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孩子要勤洗手,少去公共场所,室内多通风,同时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如发现孩子有头痛等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另外,患儿多因咽部疼痛,出现吞咽困难,可多吃些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还可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