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树森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肝胆胰外科
擅长
肝癌的手术及综合治疗方面,胰腺癌扩大根治及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治疗,腹腔镜在腹部外科的应用、器官移植、多器官联合移植
简介
郑树森,男,主任医师,教授,科主任,曾任浙医一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外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是我国著名的器官移植、多器官联合移植及肝胆胰外科专家,领导着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提供全方位医疗诊治服务的肝胆胰外科中心,引领我国器官移植和肝胆胰外科学科发展。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首任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临床医学(II))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肝移植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器官移植学组组长,浙江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受聘为美国UCLA荣誉教授、杰出教授,香港外科医学院荣誉院士,美国外科医师协会会员(FACS),国际肝移植协会(ILTS)组织委员会委员,国际肝病学术委员会委员;担任《国际肝胆胰疾病杂志》(HBPD INT,SCI收录)主编、《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总编辑,《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器官移植》、《国际外科学杂志》等专业期刊的副总编辑。 郑树森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肝胆胰外科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中国器官移植及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20世纪90年代初作为博士后和高级访问学者赴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并于1991年10月作为第一助手参加香港首例人体原位肝脏移植获得成功,成为当年香港十大新闻之一。1993年开展浙江省第一例肝脏移植,掀起国内肝移植第二次浪潮,截至2014年2月,领导移植团队成功施行肝脏移植1400余例,良性肝病移植后1年生存率达到95.2%,达国际先进水平。2001年6月,实施首例儿童活体肝移植,创造当时国内年龄最小的活体肝移植受体记录;2007年5月,对1例出生仅106天的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成功实施左半肝活体肝移植,从而再次刷新我国活体肝移植受体的年龄记录;2001年实施国内首例扩大右半肝活体肝移植手术;同时开展多器官联合移植,施行肝肾联合移植25例,为国内移植数量最多,其中最长生存已13年,创国内存活最长记录;施行胰肾联合移植,现最长存活18年,创亚洲最佳纪录。20年来致力于创新外科理念与技术,在国内率先采用非静脉-静脉转流技术;在国内率先采用不放置T管、前壁间断后壁连续胆总管-胆总管端端吻合的胆道重建技术,有效降低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在国内率先将人工肝支持系统应用于重型肝炎患者肝脏移植围手术期治疗等;2006年提出被国际学术界广泛接受的肝癌肝移植受者选择 “杭州标准”,扩大了肝癌肝移植受者入选范围,挽救了一大批终末期肝病患者。郑树森教授是全国肿瘤规范化诊疗专家委员会顾问,并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编审专家参与世界胃肠病组织WGO《国际肝癌诊治指南》的制定。郑教授积极帮助全国二十余个省市开展肝移植手术,2010年至2011年多次受印度尼西亚邀请,帮助建设肝胆胰外科和肝移植中心,开辟了印度尼西亚活体肝移植的新时代,为印度尼西亚外科学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巨大贡献。 郑树森教授坚持每周查房,每年度专科查房约50次,参加三级医院间重大会诊约80次,主持医院级别疑难重症病例讨论300次,亲临临床一线,管理病人,年完成手术例数超过1000例,积极主持并参与危重病人抢救。 在基础研究方面,2003年及2009年,两度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我国器官移植领域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移植器官慢性失功的免疫学应用基础研究”(2003-2008年)和“器官移植的免疫学应用基础研究”(2009-2013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1项、863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项,卫生部行业专项基金1项等,近五年在移植领域Top杂志Liver Transplantation、Transplantation等发表SCI论文16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21部,主编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外科学》(五年制和八年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研究生教材《外科学进展》,主编《肝脏移植》、《胰腺移植》、《肝脏移植围手术期处理》等;先后培养博士后6人,培养博士生、硕士生共180余名,为我国器官移植和多器官联合移植领域培养了一大批的优秀人才。 郑树森教授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浙江大学心平教学贡献奖,浙江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被评为 “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全国优秀院长”、“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人员”、“浙江省医学杰出中青年科技人员”、 “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浙江省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主讲课程“肝脏移植的过去、现在、未来”入选国家级视频公开课(2012年),外科学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3年)。 同时,郑树森院士所属的外科学基地2007年被评为为“国家级临床医学特色专业教学基地”,所领导的外科团队2007年荣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008年国家级教学团队和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及2012年卫生部普外科和重点实验室两项重点专科项目。 职务 浙大一院肝胆胰外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首任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临床医学(II))组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肝移植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器官移植学组组长,浙江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受聘为美国UCLA荣誉教授、杰出教授,香港外科医学院荣誉院士,美国外科医师协会会员(FACS),国际肝移植协会(ILTS)组织委员会委员,国际肝病学术委员会委员;担任《国际肝胆胰疾病杂志》(HBPD INT,SCI收录)主编、《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总编辑,《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器官移植》、《国际外科学杂志》等专业期刊的副总编辑。 研究方向 肝胆胰外科肿瘤诊治、器官移植 医疗成果 承担项目: 郑树森院士近年来承担“973”计划(2项,首席科学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十五攻关、“863”计划及卫生部行业专项基金等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十余项。在Liver Transplantation、Transplantation等SCI杂志发表论文16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并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主要课题: 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 移植器官慢性失功的免疫学应用基础研究(2003CB515500) 2003年12月-2008年10月 (已验收结题,人口健康领域评审:优秀等级) 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器官移植的免疫学应用基础研究(2009CB522400)2008年12月-2013年8月 3.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肝癌抗复发转移治疗临床新体系的研究及应用 (2008ZX10002-026)2008年12月-2011年5月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肝移植术后免疫调节网络在乙肝病毒免疫逃逸中的机制研究 (30730085)2007年10月-2011年12月 5. 卫生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基金:器官移植的临床诊治与推广 (200802006),2007年7月-2009年12月 6. 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计划:终末期肝病的综合治疗研究(IRT0753) 2007年7月-2010年12月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人工肝与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基础应用研究(81121002),2012年―至今 8.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肝癌抗复发转移治疗临床新体系的研究和应用推广(首席)(2012ZX10002017),2012年―至今 9. 国家卫生部:卫生部电子病历信息标准符合性测试试点项目. 2013年―至今 10.浙江省科技厅 重大专项:肝胆胰外科常见疾病规范化诊疗技术成果转化工程(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成果转化工程),2013年―至今 省部级以上获奖情况(第一完成人): 1.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移植 1994年 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移植 1996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肝肾联合移植的临床研究 2000年 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4.郑树森(个人) 2003年 浙江省科技技术重大贡献奖 5.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应用与推广研究2005年 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6.供体过继免疫在肝脏移植中应用研究 2005年 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 7.活体肝移植创新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2007年 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8.肝移植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与推广应用 2008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9.肝移植围手术期肾功能评估及其预警价值研究 2009年 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0.肝移植领域的中医药整体化应用研究 2011年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一等奖 11.肝移植后原发病复发的预警评估体系研究2012年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一等奖 发表论文: 1. Ling Q, Xie H, Lu D, Wei X, Gao F, Zhou L, Xu X, Zheng S. Association between donor and recipient TCF7L2 gene polymorphisms and the risk of new-onset diabetes mellitu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a Han Chinese population. J Hepatol. 2013;58(2):271-7. (IF 9.858) 2. Ye Y, Yan S, Jiang G, Zhou L, Xie H, Xie X, Yu X, Ding Y, Tian J, Dai Y, Zheng S. Galectin-1 prolongs survival of mouse liver allografts from Flt3L-pretreated donors. Am J Transplant. 2013;13(3):569-79. (IF 6.192) 3. Xing C, Zhou W, Ding SM, Xie H, Zhang W, Yang Z, Wei BJ, Chen K, Su R, Cheng J, Zheng S, Zhou L. Reversing Effect of Ring Finger Protein 43 Inhibition on Malignant Phenotypes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ol Cancer Ther. 2013;12(1):94-103. (IF 5.599) 4. Hu Z, Wang W, Li Z, Ye S, Zheng SS. Recipient outcomes of salvage liver transplantation versus primary liver transplant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Liver Transpl. 2012;18(11):1316-23. (IF 3.944) 5. Zheng SS, Xu X, Wu J, Chen J, Wang WL, Zhang M, Liang TB, Wu LM.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angzhou experiences. Transplantation. 2008,85(12):1726-32. (IF 3.781) 6. Yan S, Tu Z, Lu W, Zhang Q, He J, Li Z, Shao Y, Wang W, Zhang M, Zheng S.Clinical utility of an automated pupillometer for assessing and monitoring recipients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Liver Transpl. 2009,15(12):1718-27. (IF 3.944) 7. Wu J, Wang W, Zhang M, Shen Y, Liang T, Yu P, Xu X, Yan S, Zheng S. Reconstruction of middle hepatic vein in modified right lobe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a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 Transpl Int. 2008, 21(9):843-9. (IF 3.155) 8. Xu X, Ling Q, Zhang M, Gao F, He Z, You J, Zheng S.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hepatorenal syndrome type 1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Hangzhou experience. Transplantation. 2009,87: 1514-19. (IF 3.781) 9. Zheng S, Chen Y, Liang T, Lu A, Wang W, Shen Y, Zhang M. Prevention of hepatitis B recurrence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using lamivudine or lamivudine combined with 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prophylaxis. Liver transplantation, 2006; 12(2): 253-258. (IF 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