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元灏主任医师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针灸部
擅长
针灸治疗痛症、郁证、中风病
简介
  杜元灏,男,主任医师,教授,副部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从医14年,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心脑血管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针灸治疗痛症、郁证、中风病方面,具有专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国家级、省市级课题4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 参加课题5项,获省部和科研成果奖励共9项。参编医学专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30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学科主任,天津市特聘教授(市级长江学者),天津中医药大学滨海学者,天津市第八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兼任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市人民政府咨询专家;中国针灸学会脑病科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刺法灸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医杂志》等多家杂志审稿专家,《美国针灸临床杂志》、《天津中医》编委。   长期从事针灸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临床上创立了调神疏肝、调神益肾针法,在治疗神经系统、精神和行为障碍、肌肉骨骼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显著疗效。首次提出“针灸病谱”概念,并对针灸病谱进行了等级划分,在学术界产生巨大影响。于2010-2011年作为天津市第六批援藏干部,担任昌都地区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职务。   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各级课题12项,获各级科技奖14项。主持了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针灸适宜病症研究”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疗法优势病种和作用的调查研究”。首倡针灸病谱研究,首次提出了“针灸病谱”及“针灸等级病谱”的概念;首次提出了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微血管枢纽学说”,首次发现并命名了“高速低效振荡”现象;首次提出了郁证中医病机为“脑神失调,肝失疏泄”,创立了“调神疏肝针刺法”。提出了“肾精亏虚,脑肾失济”的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病机新理论,创立了“调神益肾”针法。主编专著4部,参编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