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成彦,男,主任医师,教授,科副主任。生于1962年。1988年毕业于吉林医学院检验系。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吉林省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吉林省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吉林省招标采购专家《实验
诊断学》青年编委《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编委,现任中日联谊医院检验科副主任。1994年晋升为主治医师,1999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004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2001年受聘为硕士生导师。2005年受聘为博士生导师。1988年至今在中日联谊医院从事临床检验、教学、科研工作。
学习经历:
1、1983年9月-1988年7月 吉林医学院检验系 获学士学位
2、2000年9月-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
3、2004年9月-至今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自1992年起,逐步应用了涂片法、PCR法、PCR-ELISA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噬菌体法检测结核杆菌,提高了结核杆菌的检出率,降低了假阳性和假阴性率;每两年在科内开展一项新项目。以常见
肿瘤为研究对象,以探求其
诊断方法及分子水平的治疗手段为目的。
近年来做了如下工作:
(1)完成了收集健康人、患有大肠疾病的非大肠癌患者、原发性大肠癌患者、非原发性大肠癌患者的血清,分组进行蛋白组学测试,通过计算机比较、统计学处理、图像分析,建立相应的血清蛋白组图谱计算机模型。通过比较各组血清蛋白组图谱,建立大肠癌患者血清蛋白组比较分析
诊断系统。并因此获得了吉林省科技厅的课题资助。
(2)树状细胞/
肿瘤细胞融合疫苗的制备及特异性抗
肿瘤免疫作用研究通过体外融合DC与
肿瘤细胞,探讨其对Lewis肺癌等实验性
肿瘤生长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
肿瘤病人DC与原代培养
肿瘤细胞融合,对
肿瘤病人特异性CTL作用的影响。同时获得了吉林省科技厅课题资助。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系统地研究了消化系统的水通道I的分布情况并取得了如下的科研成果:
(1)首次发现水通道AQPI在人类消化道神经系统表达,特异性AQPI表达主要集中于胃肠道管壁粘膜下和肌间神经丛和胰腺神经从中神经元周围的支持性细胞--卫星细胞。提示水通道蛋白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元活动而参与胃肠道分泌吸收活动和蠕动功能的调解以及胰腺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的调解。
(2)研究发现,AQPI在小鼠和猪胃肠道和胰腺神经丛均无表达,表明AQPI在消化神经系统的表达为人类所特有。其功能和生理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3)应用简单的三步法成功大量合成了特异性、高亲和力的小分子氯离子通道抑制剂CFTRinh-172。系统的结构、纯度和活性分析均证实了高质量的终产物。
(4)现场抗腹泻研究表明,小分子氯离子通道抑制剂CFTRinh-172对传染性分泌型仔猪腹泻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可能开发为特效抗腹泻兽药。
(5)该项研究成果为今后进一步探讨离子通道蛋白的表达与
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相关性奠定了实验基础。
发表文章70余篇,SCI 收录20余篇主持和参加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科研课题12项,争取资金16万获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获校医疗成果奖4项。主编参编论著5部。2005年在吉林省卫省系统创建医院城信体系活动中获得“诚信个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