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元明,男,出生于1961年3月,1984年湖北
中医学院本科毕业,1990年研究生毕业。曾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堪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Kansas)研修。湖北省
中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二级教授,湖北
中医药大学教改实验班老师、七年制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实验计划临床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省首届医学领军人才,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首届湖北省中青年知名
中医,国家首批优秀
中医临床人才,全国第二批老
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华
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中华
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湖北省卫生厅“群众满意的医务人员”,武汉中青年
中医名医,武汉市第二届“我心目中的好医生”。兼任中华
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华
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常务委员,中华
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北省
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中药材开发应用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
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药用植物湖北省工程中心学术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专家委员会副组长, 武汉市
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武汉市
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医师协会常务理事等。《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编委、《中国
中医骨伤科杂志》编委、《湖北
中医杂志》编委。已经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名。多次应邀在武汉电视台、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环球时报宣讲和传播
中医保健及肾病防治知识,深得广大群众好评。
从事临床、科研及教学的工作30余年,熟读经典,博采众长,治学严谨,刻苦钻研,同时汲取现代医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临床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扶正与驱邪相兼顾,尤其重视内治兼外治疗法在肾病中的运用。
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湖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湖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要科研成果有:“中西医结合内服外敷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石冲剂治疗尿路结石的临床研究”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基于‘肾病多虚,
阴虚多见’理论治疗肾脏疾病的临床基础及应用” 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保肾液离子导入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等。主要在研课题有: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邵朝弟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研究”、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湖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卫生厅重点课题等课题10余项。
在省级、国家级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要有:《肾康冲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临床观察》、《保肾膏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小蓟饮子各配伍组对关
木通肾毒性的比较研究》、《
小蓟饮子及其配伍对关
木通减毒作用的试验研究》、《
中医药辨证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排石冲剂治疗尿路结石的临床研究》、《中药离子导入法的临床应用概况》、《保肾膏
三伏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临床观察》等。
主编专著12部,副主编2部,编委4部,参编10部,主要有《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竭》、《
内科疑难病
中医治疗学》、《
中医肾脏病学》、《
中医肾病临床实践》、《内分泌代谢病
中医治疗学》、《
中医食疗学》、《
中医中药专业技术资格应试指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