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华,男,主任医师,骨科学教授,博士生/后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53年7月出生于湖南耒阳市,1972年进入湖南医学院医疗系学习,1975年毕业留湘雅医院工作至今。1993年至2001年担任骨科副主任和骨科研究室副主任,2001年至2004年任骨科研究室主任;2004年至2008任
外科教研室副主任、骨科主任、运动医学科主任、中南大学骨科研究所所长;2008年至2012年10月担任
外科教研室主任、骨科主任、运动医学科主任、中南大学骨科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南大学骨科研究所所长、湖南省关节
外科诊疗中心主任、湖南省骨科腔镜治疗质控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委员,湖南省医学会/医师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修复重建
外科学会常务委员,湖南省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
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骨科杂志》等15家专业期刊常务编委、编委,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同行评议专家。
李康华教授医术精湛,理论深厚,操作娴熟,胆大心细,尤其在关节
外科领域造诣颇深,开展了大量的关节
外科手术,特别是人工髋、
膝关节置换,为省内外众多的患者解除了病痛,并多次应邀到广东、浙江、江西、新疆等省讲学、会诊和指导手术。开展医疗新技术20多项。八十年代中期在国内首先认识和描述了“骨性纤维结构不良”,并提出了诊治原则,受到了全国第一届骨科年会与会者的认可。九十年代研制出“三维接骨板” ,提出了“长骨骨折三维固定”的新理论,临床应用于四肢长骨骨折,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建立了省内第一个同种异体肌腱库和同种异体关节库,并开展了湖南省首例“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他还是国内最早开展人工椎间盘置换的专家之一,他开展的同时置换三个腰椎间盘假体的手术是亚洲首例。
他科研思维活跃,科研作风严谨。近10年来承担科研课题19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15项,发表论文295篇,其中SCI论文17篇;主/参编/译学术专著18部,其中包括参编全国高等院校统编教材3部,获国家专利5项,湖南省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三等奖各1项,中南大学及湘雅医院医疗成果奖20余项。
他治学严谨,为人师表,长期以来一直担任各系列、各年制学生的骨科学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效果良好,2010年获得中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1994年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1999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培养博士后3名,博士研究生64名,硕士研究生35名。
李康华教授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医德医风高尚,关心爱护病人;对技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忘我的敬业精神、从医为公的高尚品德得到了患者的交口称赞、同事们的由衷敬佩和同行们的充分肯定,也正是因为这种敬业精神和高尚的医德,他被授予了行业最高奖――第五届“中国医师奖”;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多次被中南大学及湘雅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尤其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爆发后,他带病参加四川抗震救灾。并担任湖南省抗震救灾医疗队队长,由于忘我工作,为抗震救灾作出了重大贡献,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被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国家
中医药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授予“全国抗震救灾医药卫生先进个人”。
李康华教授经常告诫学生“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他胸襟坦荡,刚直不阿,助人为乐,一心扑在医疗、科研和教学的事业上。他甘当人梯,不遗余力地为年轻人的学习和进步创造条件,他特有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学生和骨科的年轻人,无论是在做人方面还是在治学和行医等方面,青年骨科医生都把他当作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