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力,男,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78年9月~1983年7月:四川医学院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86年9月~1989年7月: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2001年9月~2004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2004年5月~2004年9月:赴澳大利亚悉尼医学院进修学习。1983年7月~1989年6月: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
外科,住院医师。1989年7月~1990年7月: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
外科,住院总医师。1990年10月~1996年7月: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胸心
外科,讲师。1996年8月~2003年4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心
外科,副教授。2003年5月~至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血管
外科,教授,主任医师。擅长疾病 :心脏瓣膜
外科和心房纤颤
外科(射频消融)。近4年的年手术量均在300例以上,手术死亡率<2%,年门诊量约4000人次。
科研成果:
主要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及监测的研究。共发表各级刊物论文82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发表论文13篇,有关抗凝治疗及监测的文章28篇。
自1995年以来,在多项国家级课题的资助下,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治疗及监测的方法学进行了15年未间断的系统性研究,是国内心脏瓣膜抗凝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主要成果: (1)首次在国内提出中国人抗凝治疗的主要矛盾是出血,应根据国人凝血特点降低抗凝强度、减少出血并发症的观点,建议采用适合国人的凝血酶原时间比值标准(中华胸心血管
外科杂志 1996,12:149-151);(2)首次在国内应用国际标准比值(INR)监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制定了国人的INR标准(血栓与止血学杂志1997,4:63-6; 中华胸心血管
外科杂志1999,15:167-9);(3)首先在国内提出结合华法令和凝血酶原血浆浓度用于定量监测抗凝治疗的方法学研究(中华胸心血管
外科杂志2001,17:260-2.);(4)首次在国内系统性提出了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治疗的观点,制定了适合国人的抗凝强度标准(中华
外科杂志2003,41:250-2.);(5)率先在国内提出小剂量华法令抗凝治疗可防止妊娠中胎儿致畸的观点(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465-7.);(6)首次在国内提出了颅内出血是抗凝治疗最危险的并发症的观点,并总结了早期诊治的经验(中华胸心血管
外科杂志2003,19:206-8);。其代表作论文3次分别被美国国家图书馆(Medline)收录。申报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经营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各一项。参编、参译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专著各一部(共10.35万字)。
获奖情况:
《应用国际标准比值监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获1999年四川省医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方法学研究及低强度抗凝治疗的临床应用》获2005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生物瓣替换二尖瓣后侵入性血流动力学测定及非侵入性观察综合评价功能的研究》获1998年成都市科技 进步二等奖(第四完成人)。
目前承担课题:
(1)《瓣膜病术后抗凝个体化和低强度抗凝治疗标准研究》,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2015, 400万元(负责)。
(2)《中国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治疗多中心临床研究》,横向课题,50万元(负责) 。
(3)《中国人低强度抗凝治疗规范化研究、数据库及个体化风险模型建立》, 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2009-2011年),15万元 (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