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天秩
华西医院 核医学科
擅长
骨转移癌的放射治疗
简介
谭天秩,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48年9月进入华西协合大学学习,1954年毕业后留校在放射科工作,1958年开始至今一直从事核医学工作,先后评定为助教、讲师和副教授,直至1985年评定为教授。历任中华核医学会一、二、三、四届常委,中华核医学杂志副主编,历届四川省核医学专委会主委,西南西北地区核医学协作组组长。全国著名的核医学家,西南地区核医学专业的奠基人,并是四川省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和首位核医学学术技术带头人。 1978年创建并被评定为全国首批6个核医学硕士点之一,1993年经过和多校的激烈竞争又被评定为全国4个核医学博士点之一。由于对研究生要求严格,研究起点高,探索性强,毕业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被评为“四川省优秀研究生导师”。 80年代初和国外研究同步,开始“受体显像的研究”。首次在国内外从中药天麻有效成分衍生物中,发现天-018为脑苯二氮卓受体的配基,从而阐明了中药天麻的作用机理。利用131I-天08实现动物和人的受体显像,从而开拓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脑受体显像剂。80年代后期发展了“受体介导靶向治疗的研究”,开创了半乳糖基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基础及初步临床应用研究。90年代初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治疗骨转移癌的放射性药物-153Sm-EDTMP,并创立了“个体化给药方法”。 并于1996年提出“大力发展核素治疗,全面发展核医学,走具有我国特色的发展核医学之路”,这一具有方向性的战略决策对我国核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贡献。90年代中期发展了放射性反义显像和治疗的研究,进入21世纪把核医学对受体和基因的研究结合起来,开拓性地发展了受体介导放射性反义显像和治疗的研究,在血管活性肠肽受体介导c-myc反义寡聚核苷酸的临床前研究上独具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90年以来,参加编写参考书、统编教材、专著和医学百科全书共11部,1993年主编《临床核医学》一部,于2003年再版发行发表论文92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核医学,先后申请并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