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峰,男,主任医师,教授,广州
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省、市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现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和医师协会常委,《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委。主要从事脑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擅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神经系统疾病并取得显著疗效,尤其是DSA
诊断脑血管狭窄、动脉瘤、血管畸形以及血管支架植入和栓塞术治疗脑血管病等疑难病与急危重症抢救。1987年率先在国内建立PV致大鼠脑水肿模型,提出血脑屏障、氧自由基、Ca2+内流在脑水肿发病中的机制。1999年完成广东省 “平肝化浊合剂对实验性脑梗死血管内皮细胞纤溶功能、血小板活化及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从2000年开始,开展了
电针对高血压大鼠脑缺血损伤神经再生与AG的研究,用原位杂交、RT-PCR、westernblot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及银染、微血管铸型技术探讨中药单体及
电针大椎、
百会穴对脑缺血-复流后不同时间大鼠脑内GAP-43mRNA、Neurocan、SPY、GAP-43及VEGF的时程表达、空间分布特点及AG结构的影响,尤其是
电针对神经血管再生相关抑制因子新作用的发现,对进一步解析脑缺血损伤神经再生与AG平衡调控的重要性,
电针促进脑梗塞轴突再生的NOGO-A抑制信号传导通路研究,为阐明
电针治疗脑卒中提供了重要新理论与新策略。2003年在国内率先提出和应用“三早”方法治疗急性中风取得显著疗效。主持科技部“十五”攻关计划(02SSY1002-7)急性缺血中风辩证规范和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分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发计划(973计划)缺血性中风病症结合的
诊断标准与疗效评价体系研究分课题、“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6BAI04A02)缺血中风综合防治方案和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分课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电针促进脑梗塞轴突再生的NOGO-A抑制信号传导通路研究、广东省卫生厅基金资助项目(01JJY2037) FES促通技术对急性脑梗塞患者下肢功能的疗效评价等课题17项,五次获省市二、三等奖,主编《心脑疾病
诊断与治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内科急重症
诊断与治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及副主编《神经系统疾病
诊断学》(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等专著7部,在《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国医师杂志》、《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等杂志发表论文45篇,其中7篇被SCI、EMBASE摘录。 分别于2005年、2007年、2008年在佛山成功举办广东省和全国脑血管病诊疗新技术学习班。2006年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