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危因素 :
妊娠期:
①高龄产妇;
②母有病毒感染;
③母有毒物、放射线接触史;
④胎儿期胎儿缺血缺氧症:母重度贫血、心脏疾患、精神病、妊娠中毒症;
⑤胎盘异常、脐带绕颈。
分娩期:
①分娩时间迁延;
②胎盘早期剥离;
③前置胎盘;
④多胎;
⑤脐带异常:脱出、下垂;
⑥羊水浑浊;
⑦窒息;
⑧分娩损伤。
新生儿期:
①出生体重在2.5公斤以下或4.0公斤以上;
2、胎龄小于34周或超过 43周;
③胎龄与出生体重不相应;
④呼吸障碍、心跳停止;
⑤胆红素脑病、迁延性黄疸;
⑥颅内感染;
⑦颅内出血;
⑧低血糖;
⑨新生儿痉挛 。
二、临床表现:
①易惊、啼哭不止、早期吸吮差、入睡困难或易醒、入睡后出现手脚抖动或抽动
②3月龄后视觉、听觉反应迟钝;
③3个月尚不能抬头,4-5个月头仍摇摆不定;
④3个月尚无站立表示或迈步者;
⑤4个月仍拇指内收,手不张开;
⑥5个月后看见物体不会伸手去抓;
⑦肢体自主活动少,四肢僵硬,穿、脱衣服时感觉困难或肌肉松软不能翻身;
⑧过早发育:过早翻身,而且是突然的反射性翻身,全身翻身如滚桶样;坐稳前出现双下肢僵硬,足尖站立姿势。
父母应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发现问题,及时找神经专科医生检查,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