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有用,但不能过分依赖
很多病人很排斥用激素,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女孩。她们担心,长期使用激素,会变胖变丑,会导致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
激素是治疗红斑狼疮的基础药物,但激素的作用主要是抗炎,缓解急性期的炎症。因此,激素的剂量要根据炎症反应的激烈程度而定。炎症反应激烈者,立足于激素为主。增殖性病变、纤维化性病变为主者,立足于免疫抑制剂。根据这个思路,个体化确定具体病人的激素剂量。
在红斑狼疮治疗中,激素只是抗炎药,免疫抑制剂才是缓解病情药。因此,红斑狼疮的治疗不能过分依靠激素,而应该立足于免疫抑制剂。
治疗,仅仅有效还不够
即使是很重的红斑狼疮,用了激素,也有一部分病人会获得疗效,甚至有部分病人能够达到完全缓解。如果加了免疫抑制剂,完全缓解的概率会更高。没有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减药过程中复发率较高。用了免疫抑制剂后,病情会较为稳定,不大容易波动。
所以,治疗红斑狼疮不能只满足于“有效”,而应该在用药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更佳”的疗效――让疾病缓解后不容易复发,不容易波动。
杨教授认为,红斑狼疮要建立一个目标治疗的理念,治疗的目标就是疾病完全缓解。有些病情很顽固,无论怎样调整用药,都很难达到完全缓解,那我们就尽可能将疾病控制在低度活动,让其不要出现脏器的损害,不要危及病人的生命。
要达到“完全缓解”这个目标,就要进行诱导治疗(也叫达标治疗),采用最安全、最有效、最便宜的方法,使疾病朝着治疗目标逐渐好转。用最低剂量的药物(甚至低至“零用药”),让疾病保持在目标状态,不再发展。
杨教授要求红斑狼疮病人定期复诊和终身随访。这是因为,危重的红斑狼疮病人需要随时评估、随时调整治疗方案。重症的红斑狼疮病人,需要在短时间内复查各项临床和实验室指标。
出院初期和门诊初始治疗的病人,第一个月通常需要每1~2周复诊评估一次,以后每月复诊评估一次。病情控制在低活动度后,每3个月复诊评估一次。病情缓解后,可以每3~6 个月复诊评估一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