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医疗制度和技术,通过与德国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搭建德中医疗合作的平台,由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外国专家局和德中科技交流基金会共同资助,我有幸于2012年6月7日至8月29日赴德国进行了为期3月的学习交流。
本人十分珍惜这样的宝贵机会,在德国医院学习的三个月期间,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感觉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在德期间,有幸在三家大学医院学习交流,分别师从Waldemar Uhl,Andreas Paul,Matthias Birth 教授,研修肝脏外科及胆胰外科专业知识和手术操作。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1)肝脏外科尤其是肝移植、肝部分切除手术的围手术期管理及手术操作;(2)普外科微创手术尤其是肝脏外微创科手术;(3)胆胰外科手术。现将这三个月德国学习交流汇报总结如下:
一、三所医院概况
德国鲁尔大学St. Josef医院位于德国西部鲁尔区城市Bochum,Bochum位于德国重工业区鲁尔区的中心位置,在鲁尔河和埃姆施河之间的丘陵上。鲁尔河蜿蜒穿过,风景优美。鲁尔Bochum大学(ruhr uni Bochum)建于上世纪60年代,偏重于文科和自然科学,大约有36000名学生,400名教授。St. Josef医院是鲁尔大学附属医院,是一家有着100年历史的教会医院,是德国西部较大的胆胰外科医院,在当地享有较高的声誉。St. Josef医院有床位653张,其中普外科床位约为100张,是医院的支柱科室。医院普外科教授(科主任)是德高望重的Waldemar Uhl教授,Uhl教授曾经在乌尔姆和海德堡工作学习,是德国知名的胆胰外科专家。Uhl教授非常友善和热情,去医院的第一天教授就在办公室用幻灯片介绍他本人、科室和医院的情况,让我们尽快的了解和适应陌生的环境。Uhl教授最擅长胆胰外科,尤其是胰腺手术,每年约有300例的胰腺手术,是德国第三大胰腺中心。Uhl教授对中国医生特别友好,还邀请并亲自开车载我们去参加Dortmund的普外科微创学术会议,在会上有幸听到了Aachen大学医院的Ulf Neumann教授关于肝脏微创手术的演讲。Uhl教授告诉我他当初在海德堡时曾经主刀肝移植手术达100余例,但是St. Josef医院暂不具备开展肝移植的资质,所以未能够开展肝移植手术,把我介绍至附近的Essen大学医院学习肝移植及肝脏外科。
Essen毗邻Bochum,坐火车不到10分钟就能够到达,Essen是鲁尔区最大城市之一,人口约62万,也是德国第六大城市。 19世纪发展起Essen钢铁公司,迅速成为鲁尔区最大工业城市,随煤铁资源开发兴起为鲁尔区工业中心。德国钢铁工业先驱克虏伯(Krupp)家族发迹地。整个大鲁尔区有18家德国百强企业,而将总部设在Essen的就有10家。跨国集团的标志性建筑是Essen城市风貌中的一个重要景观,也是Essen雄厚经济实力的充分体现。Essen同时也是欧洲高等院校、技术和职业教育最发达的中心之一。欧洲100家最现代化的医院有6家位于Essen,其中有一家在欧洲排名第一。Essen大学医院是Duisburg-Essen大学的附属医院,是德国最大的综合医院之一,现有床位1322张,员工超过5500名。该院在肿瘤治疗、器官移植和心脏等方面在欧洲乃至全世界均享有盛名。前任普外科和器官移植科主任是国际知名的肝脏外科专家Christoph Broelsch, Broelsch教授于1989年开展了德国第一例活体肝移植,Broelsch编写的《肝脏外科手术图谱》是肝脏外科医生入门的必读经典著作。现任科主任是Andreas Paul教授,Paul教授平时不苟言笑,沉默寡言,但是其实是个很热心的人,回答问题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典型的外冷内热,也就是有人称之为的“热水瓶式”德国人。Paul教授经常早会时就已经穿上手术衣,一看就知道做了一夜的移植手术。有Oberarzte(带组医生)做复杂手术碰到困难找Paul教授基本上随叫随到,在不同手术台间穿梭,是个非常辛苦和敬业的移植外科教授。
Hanse医院位于德国北部梅-前州波罗的海海滨城市Stralsund,是Stralsund唯一一家综合性私立医院,为世界知名医药公司Frisenus-Kabi集团下属医院之一。Hansen医院面临大海,医院门口就连着洁白细软的沙滩,海碧天澄,沙鸥翔集,医院环境优美,可以称之为花园式医院。医院普外科为该院优势专科,普外科教授(科主任)是Matthias Birth 教授,Birth教授身材高大,皮肤黝黑,嘴角永远挂着笑容。Birth教授因坚持腹腔镜下行肝部分切除术而在德国独树一帜,普外科每年的肝脏手术超过100例,其中大部分是微创腹腔镜下肝切除手术,因此在周边地区享有盛誉。
二、医院手术室及学习工作情况
三家医院手术室的布局和设施基本一致,每间手术室均配有独立麻醉准备间,独立洗手消毒间,一个病人出口及储物间。独立麻醉准备间配备有麻醉机,当上一台手术接近尾声时开始麻醉下一位患者,减少手术之间等待的麻醉时间,使手术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每个手术间均配有电脑及数字影像系统,所有病人病史资料包括外院的影像学、病理学、用药及治疗经过均可调出显示在屏幕上。手术室电脑有手术显示系统,这是我们最关心也是用的最多的,可以看到哪个房间开什么手术,也可以了解手术的进度,一目了然,非常的实用。遗憾的是电脑显示的资料和手术信息都是德语,但是手术电脑可以上google translate,翻译成英语就能够读懂了。手术缝线基本淘汰动物源性慕丝丝线,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规格的Prolene、PDS、VICRLY及腹腔镜用不可降解或可降解人工合成缝线。德国医院的手术床均为可拆卸床,出手术室有专门的机器中转,无需人力搬运,节省了人力,也保证了安全。每个手术病人包括疝气手术病人均穿弹力袜,盖保温毯,操作台旁有一个无菌的恒温加热器,术中冲洗的液体,均加热到体温,到处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
手术室各种缝线
在三家医院的普外科我的学习安排是:早上7点半准时参加早会交班,接着参加病房查房,8点左右进手术室开始进行手术,主要为各种肝脏手术包括肝移植手术(活体肝移植,捐献供肝肝移植);肝部分切除术(右半肝切除术,扩大右半肝切除术,左半肝切除术)及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肝脏的腹腔镜手术及胰腺手术尤其是Whipple手术。肝移植手术方式和国内类似,肝移植术的静脉重建主要采用改良背驮式肝移植的术式,整个移植手术主刀医生均戴头灯增加手术可见度,应用头戴式放大镜提高小管道的吻合成功率。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以转移性肝癌居多,采用的是规则性肝切除,每位医生和教授的手术步骤均一致,所不同的是手术的熟练程度不一样。Uhl教授的胰腺手术操作娴熟,思路清楚,熟悉解剖,因此和Uhl教授一起进行Whipple手术是一种享受。Uhl教授喜欢应用双极电凝和LigSure进行Whipple手术,术中几乎没有出血,而且手术速度极快。胰肠吻合采用的是传统的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所有医生的吻合步骤均程式化和模式化,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在德学习期间共参观手术40余台,参与了各类手术40余台,其中一助25台,受到德国医院医护同行的好评。
每天下午3点钟均有科室总结会,由手术医生或者助手回报手术情况,并由主持医师点评,其他医生均可参与讨论。讨论完当天手术后,讨论第二天的手术病历,由管床医师逐个汇报病历。每周有临床医生和放射科医生联合读片会。
三、赴德学习的体会
德国是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工业国家,经济实力位居欧洲首位,在国际上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经济强国和美国之后的第二大贸易国。德国也是现代西医的发源地,德国代表着欧洲医学的较高水平,有些领域甚至走在国际的前沿。在德国学习期间,感受到了德国悠久的历史和现代的文明并存,璀璨的艺术和发达的科学并存,德国医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认真敬业的工作精神都让我深有感触。
在德国期间,德国人的平等之思想、自觉之意识、纪律之遵守、自傲之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战的德国人就是用这种精神魄力征服了近整个欧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形中潜入德意志民族每个人的毛孔中。前几年德国肝脏外科学界的一位最权威的国际知名教授收病人红包触犯法律,这位教授曾是总统的私人医生,但是最终法院判决入狱。德国人笃信上帝,他们相信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上帝的注视中。德国火车站和国内完全不一样,没有候车厅,没有检票口,我碰上为数不多的查票结果显示所有人都买票上车,全凭自觉,但是一旦发现逃票处罚极其严厉,而且有不良信用记录,影响在德国的工作和生活。在德国,遵守交通规则都已形成了一种习惯,人人遵守。行人是拥有交通优先权的,汽车总会自觉地避让行人。例如我刚到德国,过马路时按照国内的习惯站在路边等车过后再过马路。不料那辆汽车却停下来,司机挥手示意我先过去,实在让我受宠若惊,后来了解到交通法律规定驾驶员必须等待行人过马路才能够通行。在德国的城市周围可以看到许多野兔、松鼠等动物,人与自然处于高度和谐之中。基本每个超市门口都会有一个专门卖花、花种、肥料的地方,在德国每家每户都有种点花草的习惯。德国非常强调对人的尊严的维护,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现代医疗保险制度的发源国。德国实行的是一种强制性的、以社会健康保险为主、辅之以商业保险的医疗保险制度,使99.8%以上的德国国民享有医疗保障。因此不管什么病,不管用多少钱,一律由保险公司结帐,病人没有经济负担,不会因病致贫,医院也不会让病人过度留院,医生完全单纯的从医疗角度去治病救人,因此医患关系和谐。
在德国短暂的三个月,也许我们看到的许多是表象,但是德国的健全的医保体系,舒心的医院环境,融洽的医患关系,精良的仪器器械,先进的医疗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望国内,我们在理念、投入、医疗体制等方面差距巨大。吾辈生逢其时正需努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我国经济文明进一步发展,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的医疗水平可以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再次感谢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外国专家局、德中科技交流基金会、医院和科室给我提供这次机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