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体分布着约300万个汗腺,汗腺具有分泌汗液的作用。而汗液的排出,可以调节人体内的温度,同时也能排出部分代谢废物。
当我们觉得热的时候或者在做运动的过程中,出汗可以通过汗液的蒸发帮助机体把体温降低到正常水平。但是,汗出得太多或太少、或者有较浓臭味等异常都应引起警惕。但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异常,中医都将之归为“汗证”。
当外界气温上升到30℃时,汗腺这一“天然空调器”开始启动,分泌汗液,出汗的多少决定人体体温的恒定,甚至还影响到生命的安危,而出汗太多或太少的危害则各不相同。
如果出汗过多,可造成人体血液循环的流量减少,循环变慢,使得人体的散热量越趋减少,从而导致体温升高。大量的出汗,还能使人体盐分流失,细胞因缺钠而造成热痉挛。
出汗过多主要易产生四大危害:
第一是营养元素流失。汗多时,人体内必须的锌、硒、锰、铁、铜等微量元素逐渐流失,造成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成人体质下降。
第二是免疫力下降。汗多的人,平时易感冒,常见打喷嚏、鼻塞、流涕或纳呆腹泻。
第三是消化功能减弱。表现在胃口不好、厌食、消瘦等。第四是智力发育受制。儿童出汗日久,体内必需的元素慢慢丢失,神经系统发育受影响,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发育受损。
而有一类人即使在大热天时一滴汗也不流,这种症状称为“无汗”。这类人可能先天性汗腺较少,也有可能是因一时感受风寒,寒邪束表导致毛管腠理闭塞,必须马上找医生调治。但如果汗长时间出不来,体内的积热就散发不出去,极易发生中暑。尤其是老年人、妇女、儿童,常因中暑引发高热、惊厥。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人,还易发生中风、心肌梗死等。
另外,皮肤出不了汗,体内代谢的废物只好从其他途径排出,若都经尿液排出,势必增加肾脏的负担,对于肾病患者可能更“雪上加霜”。无汗或极少汗的人群,皮肤的酸性环境还会发生改变。因为正常排出的汗液中含有能杀灭皮肤表层病菌的乳酸,而排汗过程中皮脂腺还会分泌同样具体一定灭菌作用的脂肪酸。如果患上“无汗”症,皮肤的抵抗力会降低,导致皮肤表层病菌滋生繁衍,严重者可引起毒血症或败血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