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要点
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与开放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相比,前者可减少手术切缘阳性率 5%;
机器人手术与开放性手术相比,前者还可减少术后 24 个月内癌症再治疗率。
UCLA Jonsson 综合癌症中心的一项观察性研究比较了前列腺癌机器人辅助性手术与传统术式的效果,结果发现与传统手术相比,机器人辅助性手术后患者残余癌症细胞数目更少,再治疗的需要也更小。由 Hu 等人完成的该项研究发表于 European Urology 期刊。
机器人辅助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仍然受到质疑,这是因为还没有证据表明它的癌症控制率优于开放式前列腺切除术。
研究细节
为了明确机器人手术的相对有效性,研究者于 2004 年到 2009 年间开展了此项回顾性研究,他们比较了 5556 例接受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与 7878 例接受开放式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的疗效。数据由监护、流行病学、以及终点结果 (SEER)- 医疗保险数据库提供。研究者还对机器人辅助手术 VS 开放式手术后患者的手术切缘和再治疗率进行了比较。
研究者发现,与开放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相比,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可使手术切缘阳性率减少 5%,两组分别为 13.6% vs 18.3%。对于中危和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而言上述差异更大,分别为 15.0% vs 21% 和 15.1% vs 20.6%。与开放式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后 24 个月内患者再治疗的机率减少三分之一。
研究者称,虽然机器人手术的成本更高,但术后阳性切缘率更低,对放疗的需求也更少,这导致下游成本减少,且放疗与激素治疗副作用也更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