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会得白内障?
年龄是最重要的因素。我一直认为白内障是生物进化的Bug,是神故意留下的瑕疵,或者说给眼科医生的礼物。人的晶状体在一生中始终保持生长。但是晶状体是长在晶状体囊里面,被悬韧带悬挂在眼睛里面的,所以,表面新生长的晶状体细胞没有别的地方去,只有向内部积压,于是里面的密度越来越高,越来越不透光。可以说年纪大了,或多或少都有白内障,只是程度的差别而已。
二、白内障药物治疗有效么?
目前,治疗白内障的药物并不能去除白内障,最多只能延缓发展。本身白内障发展也很缓慢,是否用药对病人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我一般不建议病人使用治疗白内障的眼药。浪费钱。眼药点多了也不舒服。白内障首选的治疗是手术。
三、白内障什么程度做手术?是否需要等待到成熟?
只要病人觉得白内障造成的视力下降已经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就可以做手术。现在的手术技术不需要等待到成熟就可以做了。所谓成熟,是晶状体完全混浊,那时候一般基本上已经没什么视力了。很久很久以前,大概要20多年以前吧,白内障的手术需要连囊带晶体一起摘除,所以需要等待成熟,这样它们连成了一体。现在那种手术方式早已经被淘汰了。现在常规的方法是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从透明的晶体到近成熟的晶体都可以完成,所以晶状体的条件不再是决定手术的因素,而是病人自身的感觉。如果感觉视力已经下降到影响生活就可以手术。如果觉得视力还可以,或者通过配戴眼镜也可以达到比较好的视力,那就可以继续等待。
很奇怪的是,许多其它专科的医生并不知道白内障手术不需要等待成熟。对于眼科手术请咨询眼科医生。
四、有白内障,留着,不做手术会有危险么?
一般白内障进展的速度很缓慢,短期不治疗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成熟以后的白内障可能会引起眼睛内部的发炎,或者可能引起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作,这是一种眼睛突然胀痛的眼病,需要立即治疗。一般医疗条件稍好的地区,对自己比较关心的病人,是不会让自己发展到这种程度的。
五、白内障手术有风险么?复杂么?是大手术么?
任何手术都有风险!!注意!任何手术都有风险!!
人的眼睛并不是医生设计生产的,医生并不负责保修!任何,注意是任何,任何手术都不可能保证恢复健康,不可能保证没有危险。只有,注意是只有,只有病人愿意承担手术的风险,医生才可能帮助病人。这跟您把血汗钱交给基金经理没什么区别。
人都是要生病的,人都是要病死的,总有一天您是要死在一位医生手里的。很遗憾,这是事实,毫无例外。除非您没有到医院。
对于白内障手术,或者说对于任何进入眼球内部的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生叫做“脉络膜爆发性出血”,又称为“驱逐性出血”,这种出血一旦发生,眼球里面的所有东西可能都会被“驱逐”出来,抢救完了能保住眼球的外壳就不错了。好在这种并发症的可能性非常之小,我还只是听说过,没见过,但愿也别让我碰到,一次这样的出血足以击毁一个普通手术大夫的精神,让他再难以坐到手术显微镜前面。
一般情况下,白内障手术算是眼科一个中等的手术吧。在北京三甲级别的医院里,高年资的住院医、主治医师以上是可以完成的。也就是参加工作的第3、4年以后的医生吧,各地的医院条件不同,医生的水平也不同,可能会有所差别,有些比较小的医院甚至还无力开展超声乳化手术。白内障手术,也就是超声乳化手术,现在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大约半小时不到就可以完成。一个白内障的专家一般一天要做几十台白内障手术。
还有具体的风险,我以后再详述好了。
另外,如果一个医生向您保证手术100%安全,或者某个药物100%有效,要么是在安慰您,要么是在欺骗您。
六、内障手术以后视力可以恢复到多少?
对不起,我不知道,也不会告诉您。
我们经常用照相机来比喻眼睛。白内障手术相当于是更换了一个镜头,那么其他镜头如果不好或者胶片有问题,照出来的相片仍然是不清楚的。比如角膜的水肿,手术以后很常见,一般做做热敷几天就能下去。再比如晚期青光眼影响到中心视野,那视力做完了也不会有提高。再比如眼底的病变,特别是黄斑区的病变,就很影响视力。
而麻烦的是,一般白内障会使医生难以详细检查眼底,手术以前只能估计眼底的情况,是否真正有问题,需要手术以后才能知道。反过来,如果眼底有毛病,也往往需要同时进行白内障的手术。
还有,“视力”本身是一个非常粗糙的评价。准确地说1.0的视力只是反映了30cycle/degree的对比敏感度。而其他空间频率的MTF(调制传递函数)、CSF(对比敏感度)都没有反映。有些病人视力0.8甚至1.0,也要求做白内障,做完以后视力仍然是0.8或者1.0,但是就是觉得舒服,其实就是因为在中低频率的MTF得到了改善。不过对于MTF这种概念,对病人对医生来说都难以解释。碰上理工的教授还好办,碰上文科的,简直了。
由于手术中人工晶体植入是放置在眼内的,要经过一个天然的愈合过程,所以人工晶体的位置一开始并不很稳定,可能前后有所移动。完全稳定下来是需要1-3个月,所以视力完全稳定下来大概是3个月左右。有些近视的病人,我们预先设定的是300度的近视,但是一开始可能并没有达到这个度数,于是开始的时候没有近视,不戴眼镜的视力可以有1.0,过了一段时间进入了我们预想的度数,不戴眼镜的视力可能只有0.5了,但是看近的能力却提高了。还是,学理工的好理解,文科的还是鸡同鸭讲。
如果一个人眼底、角膜没有毛病,那么他的最佳矫正视力在做完白内障以后会很好。
七、做手术哪个季节最好
最好的季节就是大家都不想做手术的季节!泱泱中华,人口众多。只要大家稍微想到一块去,就是可怕的人潮。你觉得合适的时间一定是人最多的时间。白内障手术没什么季节的要求,但是很多病人愿意春秋手术,于是造成了两个人为的旺季――3-6月和9-11月。排队活该!
八、工晶体应该如何选择
人工晶体,是手术中安进眼睛里面,代替天然晶状体的东西。薄薄的一片。相当于更换一个镜头。
人工晶体种类繁多。
1、硬质人工晶体。切口大约是6mm左右,这样的伤口是需要缝线的,那么缝线会造成一定的散光,手术后短期内反应大一些,恢复的时间长一些。硬质晶体的价格大概不到1000元。一部分家庭略困难的患者会选用,还有就是白内障已经近成熟,手术已经无法使用超声乳化,不得不做ECCE手术的病人,因为本身切口已经需要5-6mm了。
2、折叠人工晶体。在北京,三甲医院里面大部分(95%以上)的病人会选择这类人工晶体,它是先把人工晶体折叠好,放在特殊的植入器里面,再推到眼球里面展开的,所以切口一般是3.2-3.5mm,这种切口是不需要缝合的,散光也比较小,恢复时间更快一些。大概价格是在1500-2999之间吧。注意,医保报销的时候,不是全部能报销的,一般只给报销600-700元,超出的部分需要自己掏,在手术前请向医保机构咨询。
3、特殊处理过的人工晶体。对于有些患有特定眼病的患者,可能会需要这种类型的人工晶体,比如肝素表面处理过的人工晶体,这种人工晶体手术以后的炎症反应小很多。价格大概接近或者超过5000元。
4、双焦点可调节人工晶体。这类人工晶体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同时满足看远和看近的要求。前面说的几种人工晶体是做不到的,它们只有一个焦点,看远清楚,看近就要戴老花镜,或者反过来,看近清楚,看远就要戴近视镜。
双焦点人工晶体是在一片人工晶体上做出两个焦点,一个用来看远,一个用来看近。我个人并不喜欢,有些患者可以适应,有些患者抱怨说看书的时候,文字周围有虚影。从原理上来说,两个焦点,在使用其中一个的时候,另一个必然是离焦的状态,也就是说视网膜上会有两个成像,一个是清楚的,一个是虚的。双焦人工晶体,不论是折射型的还是衍射型的,都是利用瞳孔的反射来改变远近焦点的能量分配,尽可能使清楚的能量多,虚化的能量少。但是毕竟不能完全消除虚像。能否适应,就要看病人本人了。
可调节人工晶体的原理目前基本上是移动人工晶体的位置,靠位置的移动来改变度数。这个的问题在于在恢复过程中,支撑人工晶体的囊袋可能会逐渐变硬,失去弹性,于是人工晶体的位置也就固定了。对于囊袋纤维化的问题还没有能够好好解决,所以这种人工晶体虽然设计得非常漂亮,但是实际效果一般,不一定能够达到它所宣称的效果。写这个东西的时间是2008年的3月底。也许未来人工晶体的设计会有新的突破。要知道我也经常自诩为世界级的人工晶体设计师。
双焦点/可调节人工晶体大概的价格在3000-7000多。
目前,人工晶体的设计开始向非球面和黄色发展。这一部分的学术观点分歧仍然很多,选择人工晶体上要看手术医生的偏好了。
非球面的人工晶体可以减小像差(wavefront aberration),简单的说是成像质量更好。对于这种我有条件的支持。
黄色的人工晶体是为了过滤一部分蓝光。一部分眼科医生认为蓝光能够造成视网膜细胞的损伤,那么过滤掉一部分蓝光,就可以保护眼底,特别是黄斑。对此我并不相信,因为如果蓝光对人体有害的话,进化过程中人类应该看不到蓝色,而不是现在能够看到蓝色。有人认为年老以后,晶状体变黄是天然形成的保护。
反对,对“老年”的保护是不会遗传给下一代的,我们所有的基因都是为了能在生育年龄产生足够多的优质后代,进化是没有给老人留下任何好处的。反对黄晶体的观点认为,蓝光是有重要的视觉意义的,特别是在暗环境下,试验一下就知道,晚上看蓝色要明亮得多,暗环境中,人的敏感区间向蓝色偏移,顺便说,做幻灯千万不要用红色背景,暗一点的环境中看起来严重不清楚。把蓝色过滤掉,会影响人们夜间的视觉能力。严重同意。
作为折中,现在已经开始有变色的人工晶体,暗环境中是透明的,光强了以后就是黄的。也许好些吧。
非球面和黄色人工晶体的价格大概在3000元上下。
九、做白内障手术大概需要多少钱?
以典型的折叠人工晶体为例,花费大概在7000元,手术的主要花费在药品、耗材、人工晶体,手术医生本身的报酬非常少的医疗制度。
十、做完白内障以后还会再得么?
白内障手术会完全去除晶状体,那么白内障就没有地方再得了。但是,有一部分病人,特别是年轻的病人(<60岁),有可能发生“后发障”,这是因为白内障手术把晶状体从晶状体囊里面取出来以后,把人工晶体放置在这个囊袋内,有些病人的囊袋会逐渐纤维化而混浊,如果手术以后几个月到1年出现视力再次下降,记得去医院再检查下,如果是后发障,处理起来非常简单,用激光把囊袋切开就可以了。花费大概450块钱,没有什么痛苦。当然,这也是有风险的。比如激光可能会损伤人工晶体,可能会损伤视网膜之类的。罕见。另外,现在的人工晶体设计中,本身就有防止后发障的设计,现在后发障并不很常见。
十、手术以后需要注意什么?
正常生活。想看什么看什么,电视/书籍/电影/打麻将。。。但是要注意不要劳累,看电视碰到广告就休息,现在的电视广告频率足够了,看书的话过半个小时总该给自己的眼睛有下课时间吧。看电脑最容易忘记时间,给自己上个闹钟,高手的话,安装一个强制休息的软件。
另外,想吃点什么就吃点什么吧,没什么忌口的。
如果手术后短期有眼球的胀痛,偶尔伴有头痛、恶心的感觉,记得去医院看看,急诊。可能是眼压过高,需要及时处理。其他的什么流泪啦/异物感啦/痒痒啦,自己忍着就好了。注意不要受外伤。如果出现视力突然的变化,记得及时就诊复查。
还有,对于老年人,感冒是万恶之源,尽量避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