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2日,是第10个世界肾脏病日(World Kidney Day,WKD)。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关注全民肾脏健康”。藉此提醒公众,并不是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肾脏疾病的危害,并不是所有人肾脏疾病都得到了合理的治疗。
一、为什么要关注全民肾脏健康?
肾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排泄和内分泌器官,与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密切相关。正常人每天进食各种食物和水等营养物质,它们在体内吸收代谢后,形成的废物需要肾脏以尿液的形式及时排出体外,从而既保持机体正常营养状态,又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除此以外,肾脏还能产生重要的激素(如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以及调节血压的血管活性物质),从而调节机体的造血、骨骼形成和血压,因此,肾脏是人体十分重要的器官,中医称之为“先天之本”。由于肾脏工作负荷重,非常容易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损害。
而一旦肾脏受到严重损害,不仅影响肾脏本身,还会影响心脏、血管、造血系统、骨骼系统等全身多个系统的功能,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成人中十分之一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肾脏病,而知晓率仅不足20%,由慢性肾脏病引起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数量正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加,其中1/3患者首次就诊即为肾功能不全,泌尿系统疾病已成为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十大主要病因之一,因此,我们应当提高全民对肾脏疾病的防护意识。
二、肾脏疾病早期会有什么表现
肾脏疾病早期表现多种多样,往往缺乏特异性,不太容易引起患者重视。比较典型的症状有:小便泡沫多、血尿、浮肿、血压高、腰痛、排尿不适(如尿频、尿急、尿痛)、夜尿增多、尿量减少、腿抽筋等。也有些患者主要表现就是容易疲劳、乏力、腰酸痛等,容易被患者忽略。
三、怎样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
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关键还是要提高对肾脏疾病的认识,及时查体。特别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确诊有慢性肾炎或者有上述慢性病的人,应当定期检查小便和肾功能。有肾脏疾病家族史(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病、肾功能不全、多囊肾、遗传性肾炎)的人更要提高肾脏病的认识,因这些疾病有明确的家族聚集性或遗传性。
国际上建议40岁以上的健康成人每一年应至少检查一次小便常规和肾功能。已经确定有慢性肾脏病者更应该定期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控制好高血压和蛋白尿等相关症状,监测疾病的活动程度,避免滥用药物,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
四、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肾脏,防止肾脏损伤
我们倡议每一个人,从今天起,记住以下八条准则来预防肾脏疾病。
(1)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适当运动和饮水;
(2)定期检测并控制你的血糖,有糖尿病者应严格管理好血糖,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合理营养;
(3)密切观察你的血压变化,有高血压者,及时治疗高血压,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降压药物;
(4)健康饮食,控制你的体重,肥胖者应注意减肥,避免高脂肪饮食。慢性肾功能不全和糖尿病者应接受营养师专业的营养指导,以免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
(5)保证饮水的卫生,防止不洁水的摄入;
(6)不要吸烟。吸烟可以加重蛋白尿,加重肾脏损害;
(7)不要经常服用非处方药,特别是感冒药和止痛药。更不要随意使用中草药来所谓的“补肾”;
(8)如果你有下列“高危因素”,请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
①糖尿病。
②高血压。
③肥胖。
④你的父母或家人患有肾脏疾病。
让我们开始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肾脏疾病的危害。从今天起,关爱我们的肾脏,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延缓甚至阻止肾脏疾病对我们健康的威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