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应该从何入手??
中医认为养生最主要是讲究天人相应和顺应自然,所以中医讲究四季养生,五脏对应五时,即“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从夏季的角度来说,不仅要顾及心阴的养护,更要注意调养脾胃,这是因为:
第一,从季节特点来讲,大家都知道夏季炎热,但还有一个被人忽视的特点,就是湿,夏天的雨水较多,一下雨水分就蒸发弥散到空气中,使人觉得闷热,出现喘不过气、吃东西没食欲等,这可能就是湿伤脾胃所致。而另一方面,闷热、潮湿的天气,很多食物容易腐败变质产生毒素;细菌等也容易繁殖生长,所以夏季腹泻等疾病非常常见。这些就是中医说的“外邪侵入”。
第二,夏天暑湿困脾,导致人的脾胃功能相对于其他季节就较弱,如果脾胃功能障碍就不能很好地运化水湿,造成“内湿”停滞,进一步影响脾胃的功能。
第三,闷热的天气人容易烦躁,烦躁会影响到脾胃的运化能力。正如中医说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肝郁则脾虚。
第四,“脾胃伤则百病由生”,所以体质较差的人或有其他慢性病的病人尤其需要注意保护脾胃,比如像有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的在夏季容易发生意外。
何为“脾胃”?中医的脾胃是指什么?它在人体中有何作用?
中医的脾胃其实泛指人体整个消化系统,《黄帝内经》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四肢百骸,五脏六腑,都要脾胃化生的饮食水谷精微来营养。反过来说,脾胃伤则百病生,很多疾病,比如脸上长包,或者消化不良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脾胃出了问题。
曾有一份报告证明,大概60%疾病都是由生活方式造成的,最大的生活方式是饮食、情志和休息,恰恰这三个方面跟脾胃科是最相关的,在夏季这三方面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
实际上,如果脾胃运化不好,除了无法吸收食物中的营养,还会产生内湿。中医认为,湿若不及时祛除就有可能发生变化,寒化变寒湿,热化变湿热,以湿热为例,湿在人体久留不除就会化热,因此,湿与热同时存在是很常见的。一般湿热分为两类,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热重于湿,热象更明显,表现出舌苔黄腻、口干口苦口黏、小便黄,甚至也可出现牙龈肿痛、大便干燥等症状,治疗上以清热为主;湿重于热,湿象更明显一些,有头重脚轻、口苦口黏等表现。临床上,还需要通过中医望闻问切对脾胃功能进行综合判断。
夏季养脾胃为何重在防湿、除湿?
暑湿天气中的湿,就是中医所谓的外湿,此外,湿还有内湿。一般来说,外湿是季节环境变化的产物,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中医认为内湿常与人的脾胃功能有关系。
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内湿会损伤脾胃功能,而脾胃功能失常也会产生内湿,这两者是相互影响的。从饮食来说,如果一个人过食生冷食物,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饮酒过度,脾就不能很好地“运化”,吃喝进去的食物不能转变为营养,供给身体各部门,如果这些过多的东西又不能及时排出,那必然体内就可能有“浑浊”的物质存在了,这就造成了“内湿”。
以情志来说,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气得发闷就不想吃东西,或者一生气就想吃东西,这都是说明脾胃功能失常了。多吃说明胃有热,不想吃说明脾胃功能弱,气滞了。一旦脾胃功能失常,就会影响它的运化功能,也容易产生内湿。
夏天最易伤脾胃的事有哪些?
狂吃冷饮。
一到夏天,冷饮便进入了热销期。有些人吃起来毫无节制,寒气也随之进入体内。杨力指出,寒伤脾,常见的表现是舌苔白腻,轻则腹痛、腹泻,重则恶心呕吐。
缓解不适症状的方法是喝点姜汤,如果恶心想吐,还可以喝点藿香正气水。专家建议,吃冷饮的时候最好多在嘴里含一会儿,以减少对脾胃的刺激。
猛吹空调。
空调吹出的冷风为外寒,也对脾胃不利。很多人在空调、电风扇环境中,容易出现肚子凉痛,甚至腹泻,都和外寒侵袭脾胃有关。当下,很多白领在空调房中穿着厚外套办公,首先很不环保,其次室内外温差过大,容易感冒。
专家建议,用传统的手扇取代空调,最健康。下班前应把空调温度调高或提早关掉,以适应下班后的环境。
穿衣露腰腹。
夏日的街头,很多时尚女孩穿着露脐装,赶时髦的代价是脾胃受伤。杨力说,肚脐是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名为“神阙穴”,它的背后还有命门穴。裸露腰腹会让这两个重要穴位受到寒邪侵袭,不仅伤脾胃,还会伤肾、伤骨头。
专家强调,晚上睡觉时,这个部位也一定要盖好。
喝太多凉茶。
正宗的凉茶内含性凉的中草药成分,比如菊花、金银花、荷叶等,有去火的功效,内热、上火的人可以适当喝一些。但对于脾胃本就虚寒的人来说,喝太多凉茶就是“雪上加霜”。专家建议,凉茶不宜长期饮用,月经期女性、准妈妈、产妇、幼儿都不宜多饮。
不吃主食。
一到夏天,很多人胃口不好,不爱吃主食。中医讲“五谷为养”,不吃主食,脾胃会越来越虚弱。
如果胃口差,可适当吃开胃的食物,如四川泡菜,或熬点养生粥,如绿豆薏仁粥、山药扁豆大米粥、红薯燕麦粥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蔬菜只吃生的,不烹制。
热天在厨房做饭是种煎熬,因此很多人选择不用开火的凉拌菜或者直接生吃。但凉菜偏凉,生吃不容易消化,伤害脾胃。专家认为,一天里必须有一个烹制的热菜,瓜类、豆类富含营养,夏季可适当多吃。
沉迷麻辣重口味。
夏天夜晚的街头,麻辣小龙虾、麻辣烫等重口味小吃是很多人的最爱。夏天湿气较重,吃点麻辣的食物有助于除湿、开胃和醒脾,但吃得太多会刺激口腔、食道和胃的黏膜,容易引起胃火,长口疮,这时可喝点绿豆汤或吃点西瓜清火。
熬夜。
夏天天长,再加上炎热,很多人习惯晚睡。熬夜伤阴,容易引起阴虚、气虚,不仅伤害脾胃,五脏都很受伤。要想养生,必须睡好“子午觉”,即晚上睡觉不能晚于11点,中午再睡半个小时,才有益于健康。
饥一顿饱一顿。
脾胃喜欢规律的生活,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是保养脾胃的要诀。如果经常饥一顿饱一顿、边走边吃或吃饭中谈事,时间长了必然导致脾胃虚弱,容易患上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大量喝酒。
酒精同样会刺激胃黏膜,还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对脾胃极为不利。
夏季养生,应该如何从饮食、情志等方面进行调养呢?
夏季养生关键是养脾胃,让脾胃的功能在正常范围之内,能把水湿运送出去,同时把营养物质吸收进来。所以,应该从影响脾胃功能的因素入手进行调养。
饮食上,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除湿养胃。宜清淡饮食,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适当地选择祛暑、利湿、健脾类的食物,如绿豆、薏米、冬瓜、山药等,其中薏米可以说是最好的消暑除湿的食品,做粥时不妨放点,或煮点薏米水,外出时带上一瓶,当作饮料来喝。谨防误区:夏天喝啤酒是最惬意的,天气炎热,喝几杯啤酒下肚,那是一个凉爽。人们普遍认为啤酒是以大麦芽和大米为主要原料的,可以养胃。但是,啤酒喝多了不但不养胃,还会伤胃,尤其是冰镇啤酒。啤酒本身就含有酒精,酒精伤胃毋庸置疑,而且身体的酒精浓度较高时,体内就产生热量,不但不会缓解炎热的症状,还会加重出汗、口干等。
2、饮食要有规律。一般来说是,早餐吃的好,中餐吃得饱,晚餐吃得少,吃饭规律,每顿吃七八分饱,否则过多进食容易增加消化负担,使脾胃的运化能力下降。饭后适当吃些山楂、乌梅、木瓜等水果以健脾消食。俗话说:天热食“苦”胜似进补,所以我们常食苦瓜汤或苦瓜菜肴,能调和脾胃,清除疲劳,醒脑提神,对中暑、胃肠道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夏季炎热还可适当饮些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等。但冷饮要适度,不可偏嗜寒凉之品,脾胃寒凝则气滞,例如大量的雪糕、冰水等,因为脾主长夏,嗜食寒凉之品会损伤脾阳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饮食及水液的运化失常而发病。另外,吃些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杀灭病菌,预防胃肠道疾病。日常多补充水分,温开水为好。
3、注意饮食卫生。夏季是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食物中毒等胃肠疾病的高发期,所以肠胃疾病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注意饮食卫生,严格做好炊具、食具及食物的清洁卫生,生、熟食物要分开,凉拌菜里可以多加入生蒜杀菌;其次尽量不吃腐败变质的剩饭、剩菜,食物应充分加热,放置过久的就不宜再吃。另外,卤菜是夏天较受人欢迎的菜品,如果做卤菜的人不注意卫生,吃的人就很容易感染病菌,所以建议到正规超市或饭店购买卤菜等熟食。
情志方面,强调调畅情绪。天气逐渐热起来,人们难免烦躁。中医认为恼怒抑郁,导致气郁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就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疼痛、腹泻或便秘交替等消化系统症状。所以日常工作学习时,要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及时调整自己的计划和生活节奏。业余时间听听音乐、想想美好的事情,或去公园散步、郊游,尽可能地让机体和精神获得充分的放松,俗话说得好:“心静自然凉”。
运动养胃。夏天虽然比较热,但我们最好保证每天早上或晚上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的缓慢运动。因为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强胃肠功能,使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例如游泳、散步、瑜伽等“轻运动”都是不错的备选方案。除此之外,太极拳动静相兼,刚柔相济,起伏有致,与自然界夏季阴阳消长的规律相吻合,可谓夏季最佳的养生运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