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直径仅剩0.5毫米,血流像头发丝一样细
眼前的强强(化名)只有30天大,皮肤白皙,面色红润,眼神炯炯有神,吃起奶来欢喜有力。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就在几天前,他还患有危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随时可能被死神夺走生命……
不久前,我院胸心外科成功为一名21天大的先天性主动脉严重缩窄新生儿实施了高难度的开胸手术,小患儿重获新生后于今天康复出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顾海涛
心脏大血管梗阻 仅余“一线生机”
强强出生后几天,家人就发现他呼吸急促,吃奶无力,头不时一点一点的,好像“一直很累的样子”。
19天大时,强强身上的黄疸还没有褪去,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说“得了肺炎”。输液治疗后,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一家人吓坏了,连夜带着强强从苏北赶到南京看病。经B超检查发现,强强的心脏是同龄婴儿的1.5倍大,左心室也明显肥大,心脏主要的大血管――主动脉缩窄程度相当严重,缩窄部位的血管直径只有1.5毫米,而正常儿童一般为4毫米左右。
然而,仅仅三天后,CT检查就显示,小患儿主动脉缩窄部位只剩下0.5毫米了,原来不知不觉中,病情一直在迅速恶化。
我院胸心外科顾海涛主任医师仔细分析病情后告诉患儿父母,病变部位是心脏大血管,在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的交界处,血管持续缩窄,逐渐形成了严重的梗阻,只留下0.5毫米的“一线生机”,暂时勉强维持婴儿生命。
“血液经过血管梗阻部位时,血流骤减,变得像头发丝一样细,造成患儿90%的供血都淤积于上肢和头颈部,而下半身却一直得不到足够的供血;测量显示,患儿上半身血压高达80 mmHg,下半身血压只有30 mmHg,而正常新生儿的平均血压一般在40 mmHg左右。”顾海涛主任医师说。
如果任由病情继续蔓延,血管很快就会完全闭塞,导致左心室衰竭以及肾衰竭、消化道出血、脊髓缺血(引起下半身瘫痪)、代谢性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夺走患儿的生命。
病情不允许有任何的迟疑和拖延,专家和患儿家长决定尽早为患儿手术。
一流专家精心救护 新生儿再获新生
为了确保手术万无一失,胸心外科主任张石江教授专门组织胸心外科、麻醉科、监护病房等科室多名专家,精心为小患儿进行了大会诊,讨论、制定了科学、严密的手术方案。
9天前,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胸心外科专家为当时只有21天大的小患儿施行手术。
术前,麻醉科专家设法克服了新生儿血管细小、血管畸形、穿刺不易、对手术环境要求高等难关,建立了补液、给药等通道,保证了手术的顺利开展。
术中,胸心外科专家在手术切口只有5厘米的条件下,突破了视野狭小的限制,仔细解剖主动脉弓的分支血管和降主动脉,巧妙阻断血管缩窄部位(梗阻部分)的上下端;随后,在短短的12分钟内,熟练切除了约1.5厘米的缩窄部分,精准吻合了两端正常的动脉血管。
据顾海涛主任医师介绍,整个手术对手术团队的手术技术和熟练程度要求很高。比如血管吻合,就要做到“又好又快”:因为阻断了供血,全靠侧支血管供应下半身的血液,所以吻合时必须很“快”;针眼大的漏血都会危及小患儿生命,所以吻合时又必须做得很“好”,不允许出现丝毫偏差。
另外,手术时还要尽量做到动作轻柔,因为新生儿的动脉导管组织很特殊,相当脆弱,如果手术操作稍有不当,很可能引起血管断裂,造成大出血;像头发一般细的喉返神经就从动脉导管上绕行,如果术中受到损伤,就会引起术后声音嘶哑、喝水吃奶时呛咳。
幸运的是,由于手术团队精湛的医术,整个手术非常成功,没有造成任何并发症。当血管吻合完成、阻断血管开放时,患儿主动脉内的血流瞬时通畅,下半身的血压逐渐与上半身相等,身体平均压趋于平稳,后一直维持在50 mmHg左右。
术后,强强在胸心外科监护病房度过了3天,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顺利康复,转入普通病房。
目前,强强脸色红润,体温正常,大小便正常,睡眠正常,呼吸平稳,吃奶有劲,情绪高时还不停手舞足蹈,父母亲看着他满心欢喜。
不要等到3岁 治疗时机要依病情而定
据我院胸心外科主任张石江教授介绍,主动脉缩窄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而先天性心脏病则是新生儿先天缺陷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目前还不能完全阐明,但多数学者认为,除了少数先天性心脏病是由单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引起的,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是由于心脏、血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生障碍,导致了心脏、血管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上出现了异常。
据有关出生缺陷监测数据显示,先天性心脏病目前已经成为出生缺陷发生的第一位原因,并成为围产儿死亡和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国外,一般在怀孕18-20周后,孕妇就要到医院做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排除胎儿是否有先天性心脏病。以强强所患的主动脉缩窄为例,在发达国家,一般在胎儿时期就能检查发现该病,而且在胎儿时期就能及时干预治疗,或者等到胎儿一出生就立即进行治疗。
所有先天性心脏病都是可以治疗的,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治疗后和正常人无异,即使是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如心室发育不良患者,分期手术后也能实现接近于正常人的生活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认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时机,要根据年龄和体重来定,认为要在3岁以后、体重达到15千克以上的条件下才能接受手术治疗。目前看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样做的后果是:多达50%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因得不到及时的手术治疗而死亡,还有部分患儿在等待中失去了在有生之年接受手术治疗的机会。
张石江教授指出,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新的观点认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时机是根据具体病情而定的,新生儿期必须手术的,如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完全性大血管转位、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主动脉弓中断等先心病,都必须在新生儿期、婴儿期进行手术治疗。
所以,专家特别提醒,新生儿父母如果发现新生儿出现皮肤青紫、呼吸困难、吃奶无力、生长发育缓慢等症状,最好尽早带婴儿到医院做个心脏超声检查,排除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如果确诊是先天性心脏病,千万不要拖延,要及时带患儿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
链接: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心外科介绍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心外科是国家教育部最早批准的硕士点,现为临床医学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进站科室,为江苏省135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江苏省医院临床重点专科。
现有3个病区,2个监护病房(ICU),共120张床位,教授3人,副教授6人,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医师8人(其中包括体外循环医师1人),主治医师13人,住院6人,在医师中95%以上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护理人员共72人,其中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18人,本科学历15人,技术力量及梯队省内领先。
学科承担着大量教学及科研任务,目前已经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近200人。学科是国内开展心脏外科手术最早的单位之一, 也是省内开展心脏手术数量最多、病种最全、效果最好、影响最大的科室,年手术量达2000例,并逐年递增,其中一半为心脏手术,手术成功率在98%以上,普胸手术死亡率低于0.2%,手术数量和质量省内领先。心脏手术含盖心脏移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婴幼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重症心脏瓣膜病、大血管疾病、心房纤颤的微波治疗等所有心脏外科领域的手术,普胸手术含盖肺移植、食管、肺、纵隔疾病的手术及微创手术治疗等方面,在许多方面已经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是我省唯一能够独立完成心脏移植和肺移植的学科。
在心脏外科方面的优势包括:1、心血管外科:由胸心外科自己培养出来的医生独立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原位心脏移植手术:自2004年以来已经用于治疗18例终末期心肌病,长期存活12例。3、重症心脏瓣膜病人体外循环围手术期治疗:围术期心、肺保护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术中附加手术及心肌保护的一体化综合性治疗,左心室辅助循环(LVAD)、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应用。4、综合血液保护技术:已经完成体外循环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细胞因子等影响及多种药物保护作用的系列研究,以及血小板单采及回输的研究。5、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已经开展法洛四联症、右心室双出口、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完全性房室管畸形、单心室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其中成人法洛四联症矫治术成功率超过98%。手术病人年龄从出生后21天到64岁老人。6、微创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利用胸腔镜辅助技术进行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7、大血管手术:已开展Bentall术,部分主动脉,半弓及全弓置换术、以及各种累及主动脉弓病变的“杂交手术”。
在普胸外科方面的优势包括:1、肺移植:自2006年起,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已经成功开展6例单肺移植,达到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2、胸腔镜辅助手术:在常规治疗肺大疱、血胸、脓胸、纵隔疾病的基础上,已经用于食管癌、肺癌根治手术,并达到安全、微创、根治的满意效果,达到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3、食管癌的综合治疗:我科是国家抗癌协会食管癌分会第一个授于“食管癌治疗分中心”牌匾的单位,在食管癌治疗方面有较深入的专门研究。4、纵膈疾病的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手术治疗是我科的传统特色。我科张石江主任早在1993年即完成了完成了世界首例同种异体胸腺移植,其治疗的病人几乎遍布全国,在全省乃至全国均有较大的影响。
心肺联合移植手术是治疗终末期心肺疾病的唯一有效手段,也是目前难度最大的手术之一,本学科已成功开展了心脏移植和肺移植手术,并成功完成了3例猪的心肺联合移植动物实验。目前国内能够同时开展心脏移植和肺移植手术的医院不足5家,完全是处于起步阶段,学科完全有能力、并积极争取开展心肺联合移植手术,使我省的大器官移植手术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地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