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是女性曲线美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它不仅仅是女性特有健美的象征,还具有分泌乳汁及喂养婴儿的功能。乳汁是宝宝生命的源泉,而乳房又是酝酿乳汁的温床,但很多孕产妇,尤其是初产妇,缺乏相关知识,对乳房的护理重视程度不够,在分娩后常因乳头凹陷、乳管堵塞不通等因素而中断母乳喂养,直接影响婴儿的正常发育。乳房做为泌乳器官,熟悉其结构功能,孕期加强对乳房的保健是保证母乳喂养的关键。
一、乳房的结构
乳房是由皮肤、乳腺组织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和脂肪构成。乳腺由数万个乳腺腺泡组成,腺泡是由许多细胞排列围绕而成的小囊。泌乳细胞有分泌乳汁的功能,是催乳激素的靶器官,催乳素使其分泌乳汁,在腺泡周围泌乳细胞外有肌细胞,为催产素的靶器官,收缩时使腺泡内的乳汁挤入乳腺导管。每一腺泡腔均与微小乳管相连,汇集到输乳管,在乳晕下方乳导管扩大称为乳窦,乳汁可在此储存。以后又变细通入乳头,开口于体表。乳头中约有十余根总乳管,腺泡与乳导管组织是与泌乳与排乳密切相关的功能单位。它们的周围是结缔组织和脂肪,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乳房的大小与脂肪和结缔组织的量多少有关,一般女性内含的乳腺组织相差不多,所以乳房大小与泌乳量无直接关系。
二、乳房的泌乳与排乳
催乳素是促进泌乳的主要激素,它是由垂体前叶催乳素细胞所分泌。它直接作用于乳腺泌乳细胞膜上的受体而起泌乳作用。血中的催乳素水平有昼夜节律性变化,夜间入睡后分泌量多,凌晨4~5时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婴儿吸吮刺激可引起母血中催乳素浓度增高,催乳素在吸吮后的分泌是为下一次哺乳产奶做准备的。所以催乳素对维持乳汁的分泌是十分重要的。吸吮越多,催乳素水平越高。催乳素抑制因子可调节催乳素的分泌,如乳房内乳汁淤积,可诱发催乳素抑制因子的发生,从而抑制催乳素,使乳汁分泌减少。相反乳房排空后,则可减少催乳素抑制因子的产生,保证充分的乳汁再分泌。
当婴儿吸吮时,垂体分泌释放催产素增加,经血液到乳腺,作用于乳腺腺泡外层的肌细胞,使平滑肌肌纤维收缩,而挤压乳腺腺泡射出乳汁。当乳房中存乳喷射与排空后,反射性刺激垂体分泌催乳素,为继续分泌乳汁做准备。结合以上泌乳及排乳机制,婴儿的吸吮是刺激催乳素分泌并释放的主要冲动,越频繁有效的吸吮泌乳越多。乳房是一个供需器官,增加有效吸吮,一定能满足每个孩子的需要量。
三、孕期乳房保健
1、妊娠早期(1―12周)
①乳头伸展:孕产妇从妊娠早期就开始进行乳头伸展练习。将两拇指平行放在乳头两侧,慢慢向内、外侧方向拉开,牵拉乳晕皮肤和皮下组织,使乳头向外突出,重复多次练习,然后再将两手指分别放在乳头上、下侧,将乳头向上、下纵行拉动,一天两次,每次5分钟。
②乳头牵拉:用一只手托住乳房,另一只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乳头向外牵拉,一天两次,每次10~20下。
2、妊娠中期(13―27周)
继续进行乳头伸展、牵拉练习,为防止哺乳时乳头皲裂与疼痛,于妊娠4~6个月,就开始每日用毛巾和清水反复擦洗乳头,每次10分钟,擦洗时适当用力,但以不损伤皮肤为宜。
3、妊娠晚期(28周以后)
每日牵拉乳头2~3次,以使平坦、凹陷乳头隆起,以适应产后哺乳的需要,避免婴儿吸吮困难。除此之外,为了促进乳房的血液循环,促进乳腺发育,在妊娠28周后要坚持做乳房保健操。
方法如下:
①乳房按摩:掌根避开乳头,围绕乳房螺旋式均匀按摩乳房壁,每日一次,每次15分钟。
②乳房拍打:用四指有节律地从胸壁周围向乳头方向拍打乳房壁,每日一次,每次15分钟。
③乳房抖动:用手托起乳房,轻轻的上、下、左、右抖动乳房,每日一次,每次15分钟。
④乳头十字操:将两个拇指平行放在乳头左右两侧,慢慢地由乳头向两侧外方拉开,牵拉乳晕皮肤及皮下组织,使乳头向外突出,重复多次,随后将两拇指分别放在乳头的上下两侧,由乳头向上下纵向拉开,重复多次,每日两次,每次15分钟。
四、产后乳房保健
①产后30分钟即可让新生儿吸吮乳头,以利于尽早建立泌乳反射、尽早下奶,保证哺乳顺利。
②在未建立下乳反射前,首先要用毛巾热敷双侧乳房,3-5分钟后,从一侧乳房开始按摩(方法同孕期)交替进行,按摩后挤奶刺激泌乳。当建立了下乳反射后,因婴儿需乳量少,乳房内常剩余乳汁,按摩后将乳汁挤出,排空乳房,促进乳汁分泌,预防乳腺炎的发生。
③挤奶时大拇指放在乳晕上,其他四指放在对侧向胸壁有节律地挤压,手指固定,不要在皮肤上滑动,重复挤压,刺激喷乳反射,沿乳头依次挤压乳窦,将乳房排空。
五、产前护理指导
1、妊娠后乳房进一步长大,平时所戴的乳罩在孕期显然是太小了,为了保证产后顺利地哺喂婴儿,应配戴宽松、舒适的棉质乳罩,以使乳房血液循环通畅,促使乳腺组织的正常发育。同时戴乳罩可以保护乳房、乳头的清洁,免受衣服的摩擦。乳罩应勤换洗,保持清洁,尤其在夏季,要保证皮肤及衣物的清洁、干燥。
2、睡眠时,注意采取适宜睡姿,最好取侧卧位或仰卧位,使血液循环通畅。俯卧位容易使乳房受到挤压,不能保证乳腺发育的激素运送,从而影响乳腺发育。
3、妊娠3个月后,乳头及乳晕周围皮脂腺常有分泌物溢出,每晚应用温水擦洗乳头,并涂油脂,使娇嫩的乳头皮肤角化变厚,增强坚韧性和抵抗力,以防产后哺乳时发生乳头辍裂。
4、产前1周:每天用温开水清洁乳头污垢。怀孕期间乳腺分泌的少许分泌物淤积在乳腺导管口,致使乳腺导管阻塞,如乳头有污垢,可涂以植物油,使之软化,然后用肥皂水洗净,再用温开水洗净擦干。采取以上措施无效时,消毒棉签平行轻轻拨动去除污垢,切忌不要损伤组织,使之通畅。
六、产褥期护理指导
1、平坦乳头 哺乳前,热敷3~5 分钟,同时按摩乳房,以刺激排乳反射,挤出少许乳汁,软化乳晕,继而捏抬乳头引起泌乳反射,这样乳晕连同乳头被婴儿含吮,在口腔内形成一个使吸吮成功的“长奶头”。
2、乳头皲裂 一旦出现乳头皲裂,应积极采取措施,母亲及婴儿均应采取舒适松弛的喂哺姿势。喂哺前,行乳房热敷,时限为3~5 分钟,引起排乳反射,让婴儿觅乳,刺激乳头引起泌乳反射,喂哺时应先让婴儿吸吮损伤轻的一侧,以减轻对另一侧乳房的吸吮力。喂哺结束后,挤出少量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短暂暴露和干燥乳头。因乳汁含有丰富蛋白质,能起到修复表皮的作用。
3、乳房过度充盈 哺乳前,采用以上方法热敷乳房,随后按摩、拍打和抖动乳房,采用吸奶泵吸出乳汁使乳房变软,以利婴儿正确地含吮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增加哺乳次数,将乳房排空。佩戴支持胸罩,松紧适度,改善血循环。
4、乳汁淤积 因乳管阻塞导致乳汁淤积,哺乳时,首先应在阻塞的一侧乳房进行哺乳,因饥饿的婴儿吸吮力最强有利于吸通乳腺管。如因某种原因不利哺乳,可采用吸奶泵将乳汁吸出,排空乳房。
5、乳腺炎 早期治疗同乳腺导管阻塞。在发病36小时内,采取相应措施病情不见好转或加重必须到医院就诊。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管外的结缔组织炎症,并非乳腺管内的炎症,所以产妇患乳腺炎婴儿继续哺乳是安全的。如果突然断奶或中断哺乳可延长乳腺炎病程或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