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脉验孕”挑战赛今年9月起,由积水潭医院“烧伤超人阿宝”通过微博发起,内容是中医以随机盲法脉诊妊娠与否,准确率超80%为胜。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杨桢随后应战,短暂退赛后又于10月中旬应战。
11月6日,杨二次宣布退出,并针对阿宝代理人王志安的方案发布长微博,对王代理的“约战”提出4点质疑(样本不够、王身份混乱、王与阿宝单方面违约、涉嫌违法),称对方“将陷我于非法”,愤然退战。最后他表示,让科学、医学、娱乐三个领域不可混淆。
截至11月17日晚11时,挑战赛仍无人报名。随后,王通过微博宣布, “因为没有符合条件的挑战者报名,经与发起者阿宝商议,本挑战赛宣布流局。”
这场轰动一时的诊脉验孕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中西医哪个更好的争论,而且,这种争论,由来已久。当西医的第一把手术刀成功切开中国患者的身体时,一场中西医的疗效竞赛开始了。随着西医在中国的发展,中西医学之间进行过三次大的交锋与碰撞。
一、第一次交锋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中国医学被称作“汉方医”,汉方医师占主流地位。明治维新后,日本崇尚西方文明,排斥中国医学,“灭汉兴洋”运动启幕,汉方医师被全面取缔。
此时在变革思潮涌动的中国国内,中医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被置于西方制度、西方学术的对立面,遭到了抨击,甚至是政府的排斥。
当时,全国19个省市的部分中医人士,组织“医药救亡请愿团”,要求将中医纳入教育计划,遭北洋政府拒绝,中医界的第一次“维权”以失败告终。
二、第二次交锋
1929年,官方明确提出废除中医。是年2月,国民党政府召开的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上,留日医学生余岩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并获通过。
余岩提案一旦实施,中医消亡不可避免。大批中医药人士纷纷抗议,成立“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组成请愿团,推举代表赴南京国民党政府请愿,要求立即取消议案。时任卫生部长的薛笃弼,向请愿代表表态:“我当一天部长,决不容许这个提案获得实行。”
三、第三次交锋
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次全国卫生大会上,余岩又提出《改造旧医实施步骤草案》,主张用西医学的科目考核中医,以达到“淘汰多数中医”的目的。该草案虽然未获通过,但提出的一些办法,得到一定程度的实施。
当时的卫生部副部长王斌将中医归为“封建医”,认为其应随封建社会的消灭而消灭,大会虽然提出“团结中西医”的工作方针,但在执行中却注重把中医改造成西医,引起中医界人士不满。
1953年党中央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撤销了王斌的副部长职务,并在《人民日报》开展了对中医问题的讨论和对王斌的批判。中医这时才又有了生机,获得了暂时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教育、科研、医疗机构等各方面的问题,使得中医的处境越来越窘迫。
近年来,关于“取缔中医”“消灭中医”的声音常常不绝于耳,但是,小编认为,无论西医也好中医也罢,都是医学的一种,医学的本质是治病,只要把病治好了,造福患者,就不需要在乎是中医还是西医。中医讲求从整体上去探究疾病,而西医讲求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医的治疗本质来说是通过千百年来的归纳推理得出的结果,所以往往会造成原因不明,只能用气血理论去解释。对待中医,我们应该采用中医的辨证论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