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的世界十大死因,其内容和排序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过去的十年中,十大死因的前六名依次是冠心病(1 2.9%)、中风(11.4%)、下呼吸道感染(5.9%)、慢性阻塞性肺病(5.4%)、腹泻(3.5%)和艾滋病(2.9%),这一排序并没有发生变化。第七名至第十名的死因发生变化较大。其中,气管、支气管癌和肺癌(2.7%)从2000年的第9名升至第7名;而糖尿病(2.6%)和道路交通事故(2.3%)也分别升至第8名和第9名;早产(2.2%)则从第7名降至第10名。肺结核被(1.8%)挤出死因前十,不过依然列在前十五名中。值得警惕的是,慢性病正在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致死原因。
据统计,2011年全球有5500万人死亡,非传染类疾病的致死率达到了三分之二,高于2000年时的60%。2011年,有3500人因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这一数字比2000年多出了700多人;有150万人因为肺癌而死亡,这一数字比2000年多出了30万人;有1700万人因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其中700万人死于冠心病,620万人死于中风,并且每10个死者中就有3个死于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肺病并称为四大非传染类疾病。从绝对数量上来讲,80%的非传染性疾病致死病例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但不同收入等级国家的致死率分布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非传染性疾病而死亡的人占总死亡人数的比率,在高收入国家是87%;在中高收入国家是81%;在中低收入国家是56%;在低收入国家是36%。
高收入国家通常会对包括病人病情和死因在内的因素进行系统的搜集和整理,而许多中低收入国家并没有类似的体系,为精确统计带来了一定的限制。统计每年多少人因何死亡是一项重要工作,有助于对一个国家卫生医疗系统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帮助政府确定公共医疗的目标和方向。比如,如果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在过去的几年里在某个国家增长特别突出,那政府就有必要大规模地倡导健康生活,帮助人们摆脱此类疾病的困扰。同理,如果某个国家依然还有许多孩子死于疟疾,政府就应增加在这一领域的投入。目前,世界卫生组织仍致力于提高统计质量,以改善世界医疗条件,加强对可预防疾病的防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