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年龄,人体的器官如皮肤、血管等也各有年龄。其中骨龄是判断人体生长潜力的重要因素。
在人体的增高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骨骼生长发育情况,其中大腿骨和脊椎骨的生长对身高起决定性作用。大腿骨是长骨,长骨分骨干与骨骺,二者之间有骺软骨,人的长高就是骺软骨的不断增值分化过程。这个增殖分化过程在男性一般到19岁左右,女性则到17岁左右,过了这个阶段,骨干与骨骺连成一体,骨骼已完全融合,人就不会再长高了。从X线片上根据骨头的发育情况来推测被检查者的年龄称为骨龄。骨龄与被检查者的实际年龄比较,可判断骨骼发育是否过早或过迟,对诊断影响骨骼正常发育的一些疾病和评价生长潜力以及疗效等很有帮助。
正常人的手腕有8块小骨组成,再加上与其相邻的前臂两根长骨的远端,共有10块骨头。初生6个月内婴儿,这10块小骨均是软骨,在X线片中是看不到的,随着小儿年龄的增长,按一定顺序逐步骨化,即在X线片上看到阴影,称为骨化中心,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数目、形态的变化,并将其标准化,即为骨龄。
骨龄比实际年龄更能精确地反映机体的成熟程度。一般情况下,骨龄与实际年龄是基本一致的,如果骨骼发育过快,骨龄就会大于实际年龄,称为骨龄超前。反之骨骼发育过慢,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称为骨龄落后。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骨骼发育大多尚未成熟,骨龄的超前或落后可评估其生长潜力的大小。因此,一些矮身材的儿童青少年要了解自己的生长潜力可以进行骨龄测定,根据实际年龄和骨龄来预测未来成年身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