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给别人看了一辈子病的医生,当被确诊为直肠癌晚期时悲痛地说: “我要是早对便血引起重视,就不会这样了”。事实上,两年前在他刚出现便血时如果不当痔疮去治,而及时做相应检查,及时手术,完全可以有更好的结果。
其实,这样的教训临床上并非少见,许多人都认为便血只不过是痔疮,忍忍或用点药就过去了,没必要去“大动干戈”。忽视便血的最直接后果,是使许多疾病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肠道肿瘤就不用说了,以便血为主要表现的直肠或结肠息肉,本来是良性的,一些人由于拖延日久,结果发生恶变。就是痔疮,也不应忽视,因为出血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贫血,这不仅给身体造成严重损伤,还给痔疮治疗增加难度。便血是数十种肛门及消化道疾病的信号。我们可以根据便血的方式、多少、颜色及伴随症状,综合分析作出自我判断,以便对它们作出及时合理的处理。
问:什么是便血?
答:便血是指消化道出血,血液由肛门排出。便血颜色可因出血部位不同、出血量的多少,以及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的长短而异,表现为鲜红、暗红或黑色。少量出血不造成粪便颜色改变,须经隐血试验才能确定者称为隐血。黑便是便血的一个类型,主要是血液在肠道的停留时间较长,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
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使粪便呈黑色,由于附有黏液而发亮,类似柏油,故又称“柏油便”。
问:哪些疾病会出现便血?
答:肛肠科的疾病中最常见到的症状之一就是便血。如:痔疮,包括内痔,混合痔、肛裂、肛管息肉、直肠息肉、结直肠肿瘤、结肠息肉病,慢性结肠炎,出血性肠病,凝血功能异常等。另外,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凝血功能异常等也会出现便血。
问:中医对便血的诊治有什么特点?
答: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来了解一下中医看病的特点和过程。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我们不仅仅是辨病,还要辩证。同一个疾病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所以我们中医看病讲究“辩证论治”,我们通过病人不同的表现,来辩证,根据辩证的不同,来进行对应的治疗。便血是中医临床常见病症,其发病多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劳欲体虚等因素有关,常涉及肝、脾、胃、肠
等脏腑,临床应分清寒、热、虚、实,采用清火养血、疏肝泻热、化湿解毒、清化湿热、活血化瘀、滋养肝肾、健脾温中、益气摄血等方法。例如痔疮的出血,老年人多见气不摄血,由于老人素体气血不足,中气不足,排便无力,易努挣,气不摄血,血溢胃肠则易出现便血,治疗当以益气摄血为主;年轻人多气血旺盛,血热肠燥,郁热下注大肠,热伤肠络,发生便血,治宜清热凉血止血。
问:如何从便血这个症状来分辨疾病?
答:从便血这个症状来分辨疾病,我们要考虑一下几个情况。首先是便血的颜色。离肛缘比较近的部位发生的便血,一般是鲜红色的,如痔疮、肛裂、肛管息肉、低位的直肠息肉等等。而象大肠肿瘤、结肠息肉病、慢性结肠炎高位的直肠息肉等疾病,由于发病部位离肛缘较远,表现出来便血的颜色就是暗红色,或者是紫暗色的,有的或者还兼夹有粘液、脓液等。其次是便血的性状。一般痔疮的出血表现为喷射状或点滴而下;肛裂的出血主要是便纸染血;慢性结肠炎的出血主要是和大便混合在一起等等。第三是除了便血以外的伴随症状。痔疮除了出血还有肛门内痔核的脱出、肛裂除了出血还有便时及便后的疼痛、慢性结肠炎常伴有腹泻、结直肠肿瘤常伴有大便习惯的改变,如排便次数增多,大便变细、变稀等等。
问:出现便血,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处理?
答:出现便血我们首先要引起重视,注意观察便血的颜色、性状特点以及其他的伴随症状,以便就诊是可以给医生提供准确的病情;其次是要到正规的医院就诊,最好是专病专科就诊,专科医生在专科疾病的治疗方面经验丰富,误诊率低,能够给病人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最后,肠镜检查是便血诊断的一个必要且可靠的手段,病人不应由于恐惧而轻易拒绝医生提出的肠镜检查要求,许多早期结直肠肿瘤都是出现便血后,及时进行肠镜检查发现的。
问:在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便血的出现?
答:根据目前我们肛肠科在临床上的统计,便血最常见的原因有痔疮、肛裂以及结直肠肿瘤等。这些疾病的发生和我们平时的一些生活习惯有关。便秘、排便不规律是上述疾病发生时常见的伴随症状。多进食高食物纤维素含量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能有效地改善这些排便困难情况。另外,适量的运动,增加饮水量,腹部的按摩保健,好的排便习惯的养成都会对我们的排便情况有帮助,从而减少便血的发生率,达到预防便血的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