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下移和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团块,可伴有出血、脱垂等症状,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痔发病机制的不断更新,手术治疗理念由切除痔的本体,转变为以解除脱出、出血等症状为主要目的,手术治疗已由基于静脉曲张学说的经典术式外剥内扎术(即Milligan-Morgan法),发展到目前根据最热门的肛垫下移学说而设计的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吻合术(即PPH术)。手术方式由整体切除向微创化,由单纯地消除病变向恢复生理功能、保护正常组织发展。
祖国医学对于痔的手术治疗,最早可以追述到秦汉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的“牡痔居于窍旁,大者如枣……系以小绳,剖以刀。”至宋代在《太平圣惠方》中有文记录“用蜘蛛丝,缠系痔鼠乳头,不觉自落。”至明清,在《世医得效方》、《古今医统大全》、《医宗金鉴》则都出现了药线系痔的记载。在西方医学中,被誉为“西方医学之父”的Hippocrates最早提出了“痔”的概念,认为“痔非病,流血乃人体正常废物的排泄”、“痔流血是正常的生命现象”,由于受这一观点的影响,也遏制了西方医学对痔病治疗学的研究与发展。而目前记载的最早应用于手术治疗痔的方法是由Whitehead于1882年报道的痔环切术,但由于其存在严重的并发症,目前已较少使用。现将目前临床广泛采用的痔手术治疗进行浅要分析:
1、外剥内扎术
即Milligan-Morgan法[1],最早由Miles在1919年提出。1937年英国圣?马克医院的Milligan和Morgan对该手术方式进行了改良,目前一般称作Milligan-Morgan手术。该手术要点是在痔下端皮肤与粘膜交界处作尖端向外的V形切口,沿内括约肌表面向上剥离到内痔顶端,在痔块根部缝合结扎,在距结扎线0.3cm处切除痔块。该法优点是手术简单,对于单发或相互之间相对孤立的内痔根治效果好。其缺点是手术时间长,术后疼痛、水肿、出血程度重、时间长,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恢复工作时间长,肛门狭窄和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多。
2、分段齿形结扎术
是改良的外剥内扎术,系丁泽民教授创制的治疗晚期内痔及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方法[2]。本法在分离及结扎痔核时,有意识地将邻近痔核上下错开,使分离及结扎顶点的连线呈齿形分布,从而使创面疤痕挛缩后不在同一平面上,防止了术后肛门环形狭窄。但由于为了保留足够的“皮桥”与“粘膜桥”,“皮桥”与“粘膜桥”下的痔核难以被彻底处理;为了追求治疗彻底,保留的肛管上皮较少,肛垫切除较多,术后肛门易狭窄导致排便困难,对生理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损伤。同时也存在术后疼痛、水肿、出血程度重、时间长、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恢复工作时间长的缺点。
3、闭合术式是指切除缝合术
包括半开放缝合术和完全缝合术两种。半开放缝合术即Parks痔切除术[3],具体操作为切开肛管及直肠的粘膜,将其下的痔组织予以切除,然后重新对合粘膜。该术式的目的是切除痔组织,但不损害其表面被覆的鳞状及柱状上皮;完全缝合术即Ferguson痔切除术[4],血管钳钳夹痔块,钝性或锐性游离整个痔血管蒂并缝扎蒂部,切除痔块,后缝合创面。闭合术式的优点是缝合创面,如不出现感染,创面愈合较快,可减轻痛苦。而由于本术式术后缝合创面处易于感染,术后病人需控制饮食及排便数天。
4、保留肛管上皮及肛垫的痔手术术式
本术式是日本学者高野正博在1989年根据肛垫下移学说提出的[5],本手术术式采用哑铃状切口,尽量多保留肛管上皮,愈合后可保持肛管上皮的完整性及连续,对维持肛门的正常功能起重要作用。保存肛垫,注意避免切除过多的皮下及粘膜下组织,并避免肛垫下移。但是仍存在齿线及齿线区感觉上皮切除后,创面开放、疼痛明显、肛门感觉性失禁等缺点。
5、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吻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 and hemorrhoids; PPH)
由意大利学者Longo于1998年首先报道[6],是建立在肛垫和肛垫下移学说理论之上。PPH手术的目的不是切除脱垂的肛垫,而是恢复它的正常解剖结构。PPH术在齿状线上方2~3 cm处环形切除2~3 cm宽的直肠黏膜,同时将两断端吻合,将下移的肛垫上提并固定,使其回复至正常的解剖位置。其优点:①术后疼痛减轻或无疼痛;②手术时间短;③术后恢复快;④住院时间短;⑤术后并发症少,无肛门狭窄和肛门失禁;⑥肛门外观平整。此种手术近期疗效比较肯定,但术后患者大多有排便次数多及排便急迫感,偶有直肠阴道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有待研究改进,远期疗效亦有待观察论证,且PPH的吻合器价格较高。
6、小结
由上述手术方法的演变可总结出目前对于痔的手术已从完全切除肛垫到保留部分肛垫,最终转变为完全保留肛垫,而这正是源于痔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PPH的优势在于完全保留肛垫组织,使脱垂的肛垫恢复其正常的解剖结构,患者术后恢复快、痛苦小,但PPH的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且PPH的吻合器价格较高。而传统的外剥内扎术及其改良术式、切除缝合术、保留肛管上皮及肛垫的痔手术术式都存在一定的优缺点。因此对于不同情况的病人采用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该是我们每一个肛肠外科医生不断追求的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