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医外治?
中医外治的一般定义认为外治是与内治(口服给药)相对而言的治疗方法。《中医大辞典》对外治法所下的定义为:“泛指除口服药物以外施于体表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 中医外治疗效独特、作用迅速、历史悠久,具有简、便、廉、验之特点,包括针灸、敷贴、膏摩、熏洗、耳穴疗法、按摩、物理疗法等百余种方法。治疗范围遍及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肛肠等科,与内治法相比,具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对“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更能显示出其治疗之独特,故有“良丁(高明的医生)不废外治”之说。
中医外治的常见方式
1、针灸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和灸都是通过刺激人体经络,能够起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外治手法。
2、贴敷
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一方面能刺激局部经络、另一方面能使药物透皮吸收,可谓双管齐下。且贴敷疗法简便易行、作用迅速、使用安全、副作用小,易于患者接受。
3、膏摩
膏摩是将一定的药物制成膏剂,涂抹于体表特定位置后,施以按摩手法或远红外热疗,促使药物局部吸收的一种外治方法。膏摩用的膏剂是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进行辨证施治的,具有和口服汤药一样的个体化优势,同时免去了服药之苦,对于本身消化功能差的脾胃病患者,是十分适宜的。
4、熏洗
熏洗,是利用药物煎汤乘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淋洗的治疗方法(一般先用药汤蒸气熏,待药液温时再洗)。此疗法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粘膜作用于肌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熏洗可分为全身熏洗法和局部熏洗法两种。
5、中药灌肠
中药灌肠是将中药浓煎成一定剂量后,以常规方式进行灌肠,以治疗结直肠等病变的一种外治方法。中药灌肠除普通灌肠所具有的导泻通便作用外,更重要的是使中药作用于肠壁,并通过肠壁吸收,将药力集中发挥于肠管和盆腔,达到直接治疗的目的。较之口服汤剂,更为便捷和高效。
6、耳穴埋豆
耳穴埋豆是将王不留行子用胶布固定在特定耳穴上,通过按压不断刺激耳穴,以起到相应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耳穴埋豆较之针灸,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特别是对功能性疾病有着良好的治疗作用。在医师指导下选定穴位后,患者可以在家自行埋豆按揉。
7、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拔罐疗法主要能祛除体表之寒湿,同时背部拔罐还可以通过背腧穴的刺激调整内部脏腑的功能。
8、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由于使用了现代提纯的药物,这种疗法又不同于传统的针灸。因为,药物进入经络,其治疗规律和传统的针灸治疗规律不尽相同。穴位注射对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作用。尤其对消化系统的调整作用,主要表现在可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调整消化液分泌,调整胃肠蠕动等方面,其调节作用是双向的,当功能亢进时,通过穴位注射使其功能缓解;当功能低下时, 通过穴位注射使其功能增强。
9、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是将可吸收的羊肠线埋入穴位皮下,通过刺激穴位,治疗相应疾病的外治疗法。埋线疗法集多种刺激效应于一体,互相配合,相形益彰,共同发挥作用,形成一种复杂而持久柔和的非特异性刺激冲动,可以有效代替灸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