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针灸科医生,在针刺治疗病人中,很多情况下都会遇到出血,针刺出血具有不可避免性和一定程度的临床治疗作用,但同时也是一种异常情况。下面将对针刺出血进行简单的一个介绍,以缓解广大患者的困惑。
一、针刺出血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1、穴位原因:穴区深部或附近有血管通过的穴位,当针身刺入体内后,有可能发生误伤血管而导致出血。
2、操作原因:为主要原因,多与下列有关。
选择针具过粗或过于毛糙,易刺破或刮破血管壁,针刺过深,提插幅度过大,或因取穴不准,也容易导致误伤血管。
3、血管本身有病变,如老年人动脉硬化后,血管壁的弹力层与肌层破坏,使管壁变薄,易被损伤破裂。
4、另外一些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等或较长时间内口服活血化瘀的药物,在针刺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出血的情况。
二、临床表现及治疗
一般多在拔针后,针孔有出血现象,当发现针孔有出血表现时,应立即用干棉球按压,一般按压1至3分钟后针孔无出血即可,如若出血点位于面部或病人属于特殊的易出血体制,则应适当延长按压时间。出血位于皮下,则可表现为皮下血肿,出针后可见、也可以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可见;血肿范围视乎出血量的多少,可小如蚕豆,也可大到连成片;血肿部位肿胀、青紫、触之疼痛。出现皮下血肿后,出血期嘱病人可用毛巾冷敷,以减少血液的渗出、减轻疼痛。止血后应用毛巾热敷以促进瘀血的吸收。每日可敷一次至数次不等,并嘱病人放松心情,合理饮食,一般一周内即可消退。
因此为了避免出血的发生,我们在操作前应告知病人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在操作中一定要坚持定位准确、避开血管、手法轻柔。如果遇到出血不要惊慌失措,而要沉着冷静,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出血,减轻给患者带来的不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