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较大,应酬过多,饮食不规律等因素都容易造成脾胃病。尤其夏季天气湿热,中医素有“脾病起于长夏”之说。长夏五行属土,与脾脏相应,而脾最恶湿喜燥,所以长夏脾胃病患者比较多,此时的脾胃病往往因湿邪困阻而发生,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食欲不振、腹泻等。如频繁出现餐后上腹部隐痛、饱胀不适,有时还伴嗳气、反酸,甚至恶心,呕吐。一般此病病程缓慢且易反复发作而难愈。目前西医治疗本病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如消化不良者可服用胃蛋白酶合剂、多酶片等;饱胀、恶心、呕吐者可用胃复安、吗丁啉;伴有胆汁反流的,可应用胃动力药如胃力康、吗丁啉等,防止胆汁反流,保护胃粘膜,并促进排空和止吐;胃痛明显者以巅茄片、解痉止痛等。
中医治疗本病有很好的疗效。本病在中医多属于胃脘痛、胃痞证范畴。常见的证型有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脾胃虚寒、饮食伤胃、温热中阻、肝气犯胃等。通常经过中医辨证施治,服用中药调理,症状都会有所好转或彻底治愈,但疗程通常较长。
俗话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因此在适当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可配合膳食来调养。不同体质的人,食用不同的药膳。如阴虚体质的人,不适合用热药,可以用玉竹、沙参、百合、莲子、粳米熬粥;虚寒体质的人,经常腹泻的人,可以用山药、芡实、薏苡仁、玉米,加适量的小米熬粥,起到健脾补肾化湿的作用。另外,脾胃虚寒的人,在炖鸡、炖肉的时候可以加些肉桂、白豆蔻、小茴香。也可取适量的玉米,少量的砂仁,加入适量的粳米熬粥,起到醒脾化湿的作用,适用于各类体质的人食用。若口干明显、知饥不食者,可酌加生地、麦冬等滋养胃阴。
此外,患者还应根据自己的饮食经验,排除一些对个人消化不良的食物,如有些患者吃了红薯、饺子等淀粉质类食物易出现饱胀不适、嗳气;有些患者饮酒、进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时感觉胃中烧灼样疼痛明显;有的患者过食寒凉饮食,特别是冰冻的冷饮,会产生寒湿之邪而导致暑湿兼寒的病症,这时我们就应该少吃或不吃此类食物。 还有,吃生冷的水果蔬菜一定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变质的食物,冰箱里的食物一定要充分加热后食用。
总的来说,脾胃病患者饮食上当多加注意:饮食须规律,可少食多餐,以软食为主;应细嚼慢咽,忌暴饮暴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忌烟戒酒、少饮浓茶咖啡,少进食辛辣、过热和粗糙食物;胃酸过低和有胆汁反流者,宜多吃瘦肉、禽肉、鱼、奶类等高蛋白低脂肪饮食;避免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如水杨酸钠、消炎痛、保泰松和阿斯匹林等。同时还当重视情志调节,缓解精神紧张,保持乐观情绪,从而提高免疫功能和增强抗病能力。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