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胃肠钡剂造影检查
包括食道吞钡、胃肠道钡餐、小肠灌钡和结肠灌钡检查几种,现在应用价值最高的是上述部位的气钡双重造影检查。
食道吞钡的适应证:吞咽困难或吞咽疼痛而怀疑食道病变,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诊或排除食道狭窄梗阻疾患者;纵隔肿块需了解与食道有无关连者;食道手术后复查。
胃肠钡餐的适应证:怀疑胃及十二指肠部肿瘤、溃疡、炎症等;鉴别腹部肿块的来源;胃肠道手术后复查。
小肠灌钡的适应证:怀疑小肠炎症、肿瘤、血管畸形、发育畸形、查找出血原因等,而常规胃肠检查未能检查出病变或不能肯定病变性质者。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的适应证:结肠肿瘤、结肠炎症、结肠先天性畸形、结肠梗阻等。
2、排粪造影与结肠运输试验
排粪造影 经肛门注入硫酸钡混悬液,使直肠充盈。令受检者坐在特制的座便器上,X线方向与人体冠状面平行。让受检者做模拟排便的动作,摄静坐、提肛、强忍、力排不同时相的直肠与肛管部侧位影像,对明确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病因有重要价值。
结肠运输试验 对结肠的运输功能作出较好的评价。口服颗粒状的标志物20颗,分别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分别摄卧位腹部平片,了解标志物分布情况,结肠运输功能正常者72小时应排出80%以上。标志物不被消化液分解吸收、比重同粪便的比重。
3、子宫输卵管造影
是经宫颈口注入对比剂以显示子宫和输卵管内腔的检查方法。具体操作是在透视下经宫颈插管,注入40%碘化油或水溶性有机碘制剂,充盈子宫和输卵管内腔,并需间隔一定时间重复摄片。一方面可以观察子宫和输卵管的形态及输卵管的通畅程度,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对比剂在盆腔内尤其是卵巢周围的弥散情况来推测盆腔有无粘连及粘连程度。
4、静脉尿路造影检查
将有机碘制剂注入静脉血管血管,经过血液循环到达肾动脉,碘制剂通过肾小球滤过后浓缩于肾盂肾盏,从而了解肾盂肾盏、输尿管及膀胱形态结构,并大致了解肾脏功能的检查方法。
适应证:了解尿路梗阻的原因部位;了解血尿的原因;了解尿路刺激症状是否为结核或肾盂肾炎所致;了解肾绞痛是否为阴性结石所致,或结石导致的积水程度;严重积水或肾性高血压时了解肾功能。
5、逆行尿道造影
在膀胱镜下向输尿管插入导管进入输尿管或肾盂,注入造影剂以显示肾盂输尿管形态、梗阻狭窄原因和部位、程度的方法。
6、胆道造影
分口服胆道造影、静脉胆道造影、经“T”型引流管造影和经纤维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等不同方式。主要是检查胆道内有无结石、肿瘤、狭窄,了解胆道梗阻扩张的原因、部位、程度等。
7、体层摄影
基本原理是X线曝光时X线管与胶片沿某一支点向相反方向移动,欲检病变层面位于移动连线的中轴点。此法可清楚显示支点平面的影像,使其他层面影像 模糊。体层摄影用于观察支气管病变及肺内病灶、或其他部位器官的重叠部位内的病变等。由于其影像密度分辨率较差,随着多层螺旋CT的普及及后处理技术的进步,体层摄影基本被CT替代。
8、椎管造影及关节腔造影
通过腰椎穿刺向脊椎蛛网膜下腔内注入造影剂,透视合拍片观察造影剂在椎管蛛网膜下腔内的流动情况,诊断椎管内占位病变的部位、原因,椎管阻塞的部位及程度。关节造影在X线下经皮穿刺关节腔,注入对比剂,形成人工对比,以便于观察关节腔内结构,包括关节软骨盘、滑膜 、关节囊和关节内韧带的改变。由于上述检查为有创检查,基本被磁共振成像取代。
9、支气管造影
是通过向支气管内注入对比剂来显示支气管的方法。常见的对比剂为40%的碘化油加适量磺胺粉,也可用有机碘对比剂,主要用于检查支气管扩张及支气管的良恶性肿瘤。由于纤维支气管镜及多排螺旋CT的出现,基本替代了此项检查技术。
10、涎腺造影
经涎腺口插管,注入造影剂,观察涎腺肿大、涎腺分泌异常的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