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爷今年65岁,一个月前洗澡时发现肚子前面比以前胖了很多,且肚皮还能跳动,李大爷最初以为是发福了,没有太在意,直到某天在家里活动时突然出现剧烈腹痛,昏倒在地,家人急急忙忙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发现李大爷得的是腹主动脉瘤且已经破裂,生命危在旦夕,医生立即下了病危通知书,告知需紧急手术。经过医生的几个小时的紧急手术抢救,李大爷总算转危为安。
腹主动脉瘤,被称为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动脉瘤不是真正的肿瘤,但其危害性在于随着瘤体的增大而逐渐增加的破裂风险,一旦破裂则大出血而危及生命,其危害不亚于任何恶性肿瘤。
因腹主动脉瘤去世的名人
1955年,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突然去世,死亡的早期的诊断是急性胆囊炎,后期学者认为他是因腹主动脉瘤破裂导致的失血性休克而逝世,因为“当时的医生将他的病误诊了”。197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死于腹主动脉瘤破裂;1971年,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死于腹主动脉瘤破裂。
腹主动脉瘤是由于动脉硬化、炎症、感染、发育不良等原因致使腹主动脉逐步扩张所致。正常腹主动脉直径约2厘米,扩张超过3厘米时则称为腹主动脉瘤,直径越大,破裂的风险越高,好比吹气球,吹得越大,爆裂的可能也就越大。因而,腹主动脉瘤瘤体的最大直径是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的主要参数。
什么样的情况需要警惕腹主动脉瘤呢?一般病人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常在体格检查或腹部手术,尤其是在B超检查中被发现。有些消瘦病人有时自己可以摸到一腹部搏动性肿块。如腹痛突发或加剧,常提示瘤体破裂可能。
手术方式有哪些?
现有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开腹手术和腔内微创支架手术。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手术死亡率均<5%,相比较而言开腹手术的创伤大,需要腹部顶天立地的大切口,长约50厘米;而腔内微创手术只需要腹股沟约5厘米长的切口就可以完成,失血、术后心血管和肺部的并发症率、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降低。
1
开放手术:人工血管置换术
2
微创手术: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
健康小贴士
腹动脉瘤的形成与动脉硬化有很大关系,而动脉硬化又是吃动不平衡等不良生活方式的直接后果。随着年龄的增加,主动脉壁的血管弹力就会降低,再加上动得少,吃得多,脂肪摄入量再过多,血糖血压控制不好,动脉壁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就会促发促进腹主动脉瘤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老年朋友需要警惕“八高一少”,即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体重、高血压、高(血液)黏度、高年龄、高(精神)压力、运动减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