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肝脏影像检查(B超、CT等)的广泛应用,不少人在体检中发现自己有肝囊肿。有些患者看到了肝囊肿的诊断,不免有些紧张,急切地希望医生给予指导和帮助。到底肝囊肿是什么样的疾病?是不是肿瘤?要紧不要紧?如何处理?笔者就这些问题向广大患者作一简答。
肝囊肿是常见病
可以说肝囊肿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之一,占体格检查者的1%-2%。过去认为肝囊肿是先天性的,其实肝囊肿有先天性的,也有后天性的。先天性肝囊肿是由于胚胎时期肝内胆管或淋巴管发育异常造成的。但也有一些人多年体检从未发现肝囊肿,随着年龄的增长,肝内出现了新生的囊肿,这种囊肿可称为后天性肝囊肿。后天性肝囊肿可能是肝脏管道发生退行性改变的结果。
肝囊肿一般呈球形,外壳是纤维性囊壁,其内充满清亮、无色或蛋黄色、无细胞成分的囊液。大多数肝囊肿体积很小,直径仅1-2厘米,似葡萄大小,但也有的肝囊肿可长得很大,直径可达10-20厘米以上。肝囊肿可单个或多个,大多在肝内散在分布。肝囊肿的生长部位无一定规律,可以长在肝脏的任何部位。一般情况下,肝囊肿不破裂、不出血、不感染、不恶变。但也有少数患者可发生囊内出血,致使囊液呈血性或伴血块。有时可继发感染。大多数肝囊肿并不生长或生长缓慢,而巨大肝囊肿是相对少见的。
大多数肝囊肿并无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但也有一些患者感到腹部不适或疼痛,这可能是由于囊肿位置表浅易与膈肌或腹膜磨擦所致。巨大肝囊肿也可挤压周围脏器,使患者感到腹部不适或胀满、甚至影响消化和呼吸。
肝囊肿诊断不难
肝囊肿主要依赖影像检查进行诊断。其中B超检查最为常用,方法简便。但在全面了解囊肿的大小、数目、位置以及肝脏和肝脏周围的有关脏器时,特别是对于需行治疗的较大肝囊肿患者,CT检查对于手术的指导作用显然优于B超。通常,肝囊肿并不导致肝功能的异常,无需做化验检查。但有时为了鉴别诊断,作某些血液检查仍有必要,特别是血液甲胎蛋白(AFP)检查,以排除原发性肝癌。
哪些肝囊肿需要治疗
虽然肝囊肿是良性肿瘤,但对于下列几种肝囊肿应考虑进行治疗。1、肝囊肿过大 少数肝囊肿生长速度较快,当超过5厘米直径时,可称之为大肝囊肿。大肝囊肿容易引起压迫症状,影响生活和工作。2、囊肿继发感染 少数肝囊肿可继发感染,这些患者可有肝区疼痛、发烧、血白细胞升高等炎症表现,B超检查提示有囊肿感染。对这些患者不应继续观察,而应及时治疗。3、囊肿继发出血 少数肝囊肿的囊壁血管可自发破裂导致囊内出血。有的患者并无明显症状,但也有的患者肝区剧烈疼痛,酷似急腹症,如保守治疗无效应进行治疗。
肝囊肿的治疗
10多年前,肝囊肿的治疗大部分使用外科手术的方法,这种方法手术创伤大,自从有了经皮肝穿刺的介入治疗方法后,外科手术的方法已经基本不用了。这种介入治疗方法是在B超指引下进行的,用细针将囊内液体吸出,然后注入少量无水酒精,以破坏分泌囊液的细胞,防止复发。这种方法既简单又安全,也适合年老体弱的患者。对于继发感染者可以在抽出液体的基础上,放置引流管,使用抗生素冲洗,短期内就能愈合。有继发出血者,在囊肿内注入止血剂即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