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要素,它属于个人和社会。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病,有病就是不健康”。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现代健康观告诉我们:
健康已不再仅仅是指四肢健全,无病或不虚弱,除身体本身健康外,还需要精神上有一个完好的状态。
人的精神、心理状态和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甚至对社会都有影响,更深层次的健康观还应包括人的心理、行为的正常和社会道德规范,以及环境因素的完美。
可以说,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相当广泛的。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
这就是人们所指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说,一个人必须是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
WHO近期公布21世纪人的健康标准: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 。
2、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3、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可适应不同环境的各种变化。
4、有较好的身体素质,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5、有匀称的身材,不超重,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
6、有明亮的眼睛,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7、有清洁的牙齿,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8、有优质的头发,光泽闪亮,无头屑。
9、有富弹性的皮肤,丰满的肌肉,走路感觉轻松。
10、有良好的心理素养,面对各种压力不过分紧张。
世界卫生组织依据上述标准的全球调查结果显示:5%的人群真正符合健康定义、达到健康标准;约20%的人群是需要诊治的病人;其余75%的人群处于健康和患病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称之为亚健康状态。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年龄多在20岁至45岁之间,其中从事企业管理、商业活动的职场人士以及公务员所占比例最高。
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一种状态,也叫灰色状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亚健康状态无器质性病变,但有功能性改变,亚健康和艾滋病可以认为是并驾齐驱的,其危害不可忽视,应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亚健康的表现为“一多三减”。“一多”指疲劳多,“三减”为记忆力减退,活力减退,适应能力减退。
但是如果出现亚健康状态之后,也不能盲目的认为自己体虚,需要休养,因此萌生休假的念头。长假过后,由于假期中很懈怠,生活失去了原有的规律性,重新投入工作中的人们很多出现了劳累,无精打采,提不起兴趣之类的“长假综合症”。这并非是工作所致,而是由于休息太过而引起的现象。
古希腊即有谚语:“生命在于运动”。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
英国作家卡莱尔说:“工作是个人最健康的锻炼。”
美国成人教育家卡耐基说:“要忙碌,要保持忙碌,它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药――也是最好的药。”
许多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得出共同结论:工作有益于健康!
紧张的工作可排除人们的孤独感、寂寞感与忧愁感,给人带来充实和欢乐,因而使人保持良好的情绪。
因此,在长假中不应过于放任自己,导致生活失常,使长假之后无法恢复。假期中可以有一次短途旅行,在临近风景区放松一下心情,但至少需要留两天时间给自己一个调整,以便重新接受假期以后的紧张的工作。
祝您健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