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是骨科常见病,是由需氧或厌氧菌、分枝杆菌、真菌等引起的骨的感染和破坏。好发于椎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由于外伤或手术引起的穿透性骨损伤部位;儿童最常见部位为血供良好的长骨(如胫骨或股骨的干骺端);也可发生于胸骨、颅骨等部位。
1、骨髓炎的发病途径及临床分类
骨髓炎的发病途径有三:1)血源性感染:发病前大都有一个未曾正确处理的化脓性感染病灶,如脓肿、疔痈、扁桃体炎等。约占临床病例51%。2)创伤性感染:如刀伤、弹伤、开放性骨折或闭合性骨折,或关节手术时无菌操作不严等情况,病原菌直接由伤口侵入骨组织,引起骨髓炎。约占33.3%。3)蔓延发生感染:即直接由邻近的化脓病灶蔓延到骨组织而引起骨髓炎,如指(趾)端感染引起的指(趾)骨髓炎。约占15%。
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五类:
1)硬化性骨髓炎:硬化性骨髓炎表现为一段骨干或整个骨干的进行性、广泛性增生和硬化的炎性改变。
2)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化脓菌由身体其它部位的感染灶进入血流传播并定位于骨组织而引起的炎症。
3)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一般是由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而发生的结果。
4)外伤性化脓性骨髓炎:外伤性化脓性骨髓炎常继发于开发性骨折,随着现在的交通事故和大型建筑的工伤事件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属高能量骨折后的常见并发症。
5)医源性骨髓炎:医源性骨髓炎大多发生于手术后,由于医务人员过分依赖抗生素而放松无菌操作,加上患者的抵抗能力低下,招致了细菌的侵犯。
3、骨髓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骨髓炎症状为病骨疼痛,并有发热,严重的消瘦和疲乏,也可以出现局部红肿热痛。严重者可有寒战,驰张性高热达39~41℃,,甚至有谵妄,昏迷等败血症现象,亦可出现脑膜刺激症状。常伴有贫血脱水和酸中毒等,甚则危及生命。
脊椎骨髓炎通常有局限性背痛,伴椎旁肌肉痉挛、休息、热疗和镇痛剂不能使之缓解,活动使其加重,病人通常不发热。
4、急性骨髓炎治疗无效可形成慢性骨髓炎。通常引起间隙性(数月至数年)骨痛、压痛和窦道排脓,偶有小块死骨排出。有时伤口暂时愈合,但由于存在感染病灶,炎症扩散,可引起急性发作,有全身发冷发热,局部红肿,经切开引流,或自行穿破,或药物控制后,全身症状消失,局部炎症也逐渐消退,伤口愈合,如此反复发作。全身健康较差时,也易引起发作。
5、由于炎症反复发作,多处窦道,对肢体功能影响较大,有肌肉萎缩。如发生病理骨折,可有肢体短缩或成角畸形;如发病接近关节,多有关节挛缩或僵硬。此时,慢性骨髓炎通常伴有多种微生物感染。
6、中医对骨髓炎的认识
骨髓炎属于中医学“附骨疽”、“多骨疽”之范畴,由于内伤七情或饮食劳伤加上外感六淫、外来伤害等内外因素所致。总因七情过度或恣食膏粱厚味、肾气虚弱等,复感外邪如:风、寒、湿、火,金创、痈疖等皆可成疽。根据不同的临床症候及病理特点可分为:热毒注骨、创口成痈、正虚邪侵三个证型。
7、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获良效
西医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控制感染、病灶清除及缺损修复。即根据培养及药敏选用敏感抗生素全身或局部运用以控制感染;彻底清除病灶处死骨及周围血运较差的炎性瘢痕及纤维化组织,清除骨髓腔内炎性组织;采用皮瓣、肌皮瓣、肌骨皮瓣等填充、移植修复缺损,或运用重组合人工骨(如含有硫酸妥布霉素的磷酸钙骨水泥等)充填及修补病灶清除后骨缺损区等。
中医治疗:以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为指导思想,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发展情况及自身素质,对临床辨证"毒热"、"血瘀"、"脓腐"、"气血虚弱"等情况,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托毒排脓、补益气血等方法处方用药。常用的内服经方有: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托里消毒饮、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外用药有:金黄散(膏)、双柏散、九一丹、五五丹、生肌膏(散)等。
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对治疗骨髓炎能取得良好效果。
8、调护与饮食
骨髓炎患者宜抬高患肢,以利减轻肿胀;限制患肢活动,必要时使用外固定支具或支架等,防止病理性骨折或骨折断端异常活动等;对有创口者,须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引流通畅;对有全身症状者,应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在饮食方面提倡清淡可口的素食。因素食能提供最天然、最易消化、吸收之营养素。合理的素食,能提供足够人体所需的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新鲜的谷类、蔬菜与水果等提供的植物荷尔蒙、纤维质等能为组织修复创造其所须的偏碱性生理环境。而大鱼大肉等饮食,常使血液带酸性,导致患部组织循环障碍,使骨代谢发生紊乱,出现脱钙或骨质疏松等现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