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状半月板,通常认为是由于软骨板中心部份吸收过程不完全,不能形成正常的半月状半月板,保持了圆盘状而形成。是一种先天性畸形,外侧发生率高,内侧盘状软骨较罕见,发病往往在幼年时期,双侧膝部均可发病。
正因为这种半月板形状特殊(主要是比普通半月板厚得多,大得多),所以相对来说非常容易受到损伤。最常见的是在4-8岁之间就可以出现没有明显原因的膝关节伸不直以及疼痛或者伴有响声。成年以后当然也可以损伤,但伸不直的情况要比孩子少。
而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办法就是关节镜的手术治疗,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
我自己做过很多例6岁左右的孩子,效果很好,可以很快缓解患儿不能伸直行走的病痛,这样就可以挽救孩子的腿,因为长期的伸不直,会使患儿的下肢发育受到严重的影响。
当然,切除了半月板的孩子,将来有可能出现软骨由于缺乏保护而产生的一定程度的损伤,以及膝关节的外翻畸形,但这几种情况往往发生的几率不高,当然,应该尽量避免非常剧烈的膝关节运动,会减少这些情况的发生几率。
另外,在孩子刚刚成年的时候进行同种异体半月板的移植手术也是国际上一些医生采用的解决方法。但这种手术在国际上并不是非常的成熟,而且长期的临床效果也有待于更多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同时,大多数人对半月板切除后并没有特别明显的不良反应,完全不必过度担心。可以根据手术后的恢复情况找专业医生定期复查,根据情况再制定相应合理的治疗方案。
对于手术技术本身,我认为难度并不大,只是手术中医生的经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现在对于这种手术争论比较大的就是:
是否应该尽量多的保留半月板组织?
我的经验是:
1、破损的严重的地方一定要毫无保留的切除,不能犹豫,否则很容易造成效果不佳,导致患者需要二次手术
2、保留的体积不能太大,否则其中一些比较小的、手术前核磁检查或者手术不能看清楚的损伤无法清除,导致手术后症状不能很好的缓解。我们前几天刚刚做了一个从其他医院做完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后,就是因为保留的部分太大而不得不到我们这里再次手术的患者。
3、该保留的、能保得住的部分一定要尽量保留,尤其是边缘的组织,以及可以保留的不太厚的正常组织,完全可以尝试保留。
4、缝合是需要非常慎重选择的治疗方案,因为给孩子缝合半月板,很可能由于孩子无法像成年人那样对疼痛有良好的耐受和控制,导致不能很好的康复练习,最终造成膝关节伸屈活动功能的障碍,那就得不偿失了。
5、我自己有幸做过2例内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其手术难度要比外侧更高一些,但基本处理原则很相似,只是缝合的可能性稍微大一些。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1、当自己的孩子出现膝关节没有原因伸不直的情况,就需要考虑到这个病的可能性,因为我看见的不少孩子都是在很多医院看了,都没有诊断出来而导致延误治疗时机。
2、如果已经明确诊断这个病,就不需要太忧郁,应该尽早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通常可以获得很满意的治疗效果
3、一定要尽量找到在这方面非常有经验的医生来治疗这种病,否则,孩子的膝关节健康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4、手术前手术后要监督孩子,帮助孩子按照医生的医嘱进行简单的康复和活动,得到患儿的配合,这样会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