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是晚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很多患者首选前臂动静脉内瘘,超声对于动静脉内瘘的术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如下情况,肾内科医生会经常建议超声检查:
1、内瘘的震颤、杂音减弱或消失。
2、术后引流静脉属支过多致瘘难以成熟。
3、透析时针刺困难。
4、透析时血流量下降、动态静脉压增高、通路再循环增大。
5、瘘侧肢体水肿和(或)疼痛、穿刺后出血时间延长。
6、不可解释的Kt/v(透析充分性的一项指标)。
7、疑诊狭窄、血栓、窃血、血肿、动脉瘤或静脉瘤样扩张等并发症。
对于超声医生来讲,仔细有效的检查能为肾内科医生提供更加有价值的信息,检查结果甚至可以DSA、CT、MRI相媲美。由于动静脉内瘘血管比较表浅,我们选择5~12MHz线阵高频探头。
检查前,超声医生需要了解简要病史,如透析次数、内瘘位置、吻合方式、每次使用时间、血流量情况等。观察手术切口位置,有无体表隆起;触诊了解有无搏动及震颤。平卧位或坐位均可,舒展上肢。
检查顺序:流入道动脉、动静脉瘘、流出道静脉及属支,并检查瘘后远心端动脉。检查时应使用足量耦合剂,探头轻触皮肤,手法轻柔,勿对血管尤其是静脉血管加压,造成人为狭窄假象;应注意随时调节仪器条件。根据血流速度,随时调整彩色多普勒流速标尺,有时会出现狭窄处流速标尺调至最高限,仍出现血流混叠,应结合灰阶超声及多普勒频谱测量来确定诊断。迂曲的静脉可呈连续不规则“S”形或扭曲,横向或向深层走行,此时机器调节及追踪管腔尤为重要。
动静脉内瘘常见并发症
①狭窄:多发生在动静脉瘘口及流出道静脉。超声检查时应测量流入道动脉(近瘘口处)、动静脉瘘口处血流速度,分段测量流出道静脉血流速度。多普勒角度≤60o。动静脉瘘口狭窄的诊断一般基于瘘口处流速与流入道动脉流速的比值;流出道静脉狭窄的诊断一般基于可疑狭窄处流速与相邻静脉段内流速的比值。目前尚无广泛接受的狭窄超声诊断标准。推荐标准:流速比值≥2.5,狭窄≥50%。
②血栓与闭塞:血栓与狭窄密切相关,常发于静脉侧,静脉管腔压瘪可除外血栓形成。闭塞处可见彩色多普勒血流中断,频谱多普勒信号消失。流入道动脉呈高阻频谱改变。
③窃血综合征:对于端侧及侧侧吻合的动静脉内瘘,瘘口远心端动脉血流反向并出现手部缺血症状,应考虑窃血综合征。部分病人内瘘远心端动脉血流反向时手部可无缺血症状。
④静脉瘤样扩张:流出道静脉上常可出现局部内径膨大,测量其最大内径、范围,描述与内瘘或肘横纹的位置关系。
5、假性动脉瘤形成。
报告基本内容和要求
超声描述:瘘口处是否通畅,流入道动脉、流出道静脉血流情况,描述有无并发症,如狭窄、血栓、闭塞、静脉瘤样扩张等,若存在则需进一步描述病变位置、范围、严重程度。
描述狭窄或闭塞相关血流频谱特征,记录血流速度。描述瘘口前后动脉血流方向。
流出道静脉有粗大属支时应描述其位置、内径及血流情况。
发现其他异常则作相应的描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