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的禁忌,最早来自《黄帝内经》,但是,毫无根据的过分强调忌口,则可能引起营养不良,因此主张忌口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定。金代医家张从正,在其所著《儒门事亲》一书中曾记载,一例久泻患者给服羊肝而愈,他认为患者的高度消瘦与病情迁延难愈是“忌口太过之罪也”。清代叶桂也说过:“食人自适者,即胃喜为补。”都是主张灵活掌握饮食宜忌的实例。饮食配伍宜忌,包含了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饮食宜忌概念涉及食物与体质、地域、季节、年龄、病情,以及饮食调配、用法、用量等方面内容。而狭义的饮食宜忌概念包涵饮食与病情方面的禁忌。在日常应用中,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病证的饮食宜忌是根据病证的寒热虚实,结合食物的五味、四气等特性来加以确定的。根据中医文献记载,古代医家把患病期间所忌食的食物高度概括为以下几大类:
生冷:冷饮、冷食、大量的生蔬菜和水果等,为脾胃虚寒腹泻患者所忌。
黏滑:糯米、大麦、各类黏米等所制的米面食品,为脾虚纳呆,或外感初起患者所忌。
油腻:荤油、肥肉、煎炸食品、乳制品(奶酥、酪)等,为湿热、痰湿患者所忌。
腥膻:虾、蟹、海味(海蚌、淡菜)、羊肉、狗肉、鹿肉、公鸡等,为风热证、痰热证、斑疹疮疡、脾胃内伤患者所忌。
辛辣:葱、姜、蒜、辣椒、花椒、韭菜、酒等,为内热证患者所忌。
发物:指能引起旧疾复发,新病增重的食物。除上述腥、膻、辛辣等食物外,尚有一些特殊的食物,如荞麦、豆芽、鹅肉、鸡头、鸭头、猪头、驴头肉等,为哮喘、风证、皮肤病患者所忌。
大凡气辛而荤,则助火散气;味重而甘,则助湿生痰;体柔而滑,则通肠泻利;质硬而坚。,则难以消化;烹炼而熟,则服之气壅。如牛肉、鸡肉偏于甘温,阴虚火旺之体不宜多食;荸荠、梨子甘寒生冷,脾胃虚寒患者应慎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