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Forssmann在X线下将一根导尿管从自己左上臂静脉插至右心房,开始了心导管术的临床应用。1964年,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儿科医师Sones采用切开肱动脉方法,借助特殊形态的导管成功进行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1967年,Judkins采穿刺股动脉的方法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使这一技术进一步完善,并得以推广。
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目前冠状动脉造影已日趋成熟,成为诊断冠心病的一种常用而且可靠的方法,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冠状动脉造影利用血管造影机的成像作用,通过经皮穿刺手腕部的桡动脉或大腿根部的股动脉(不到5%),将特制的造影导管循主动脉逆行至升主动脉根部,然后探寻并对准左或右冠状动脉口,在多个不同的投射角度下,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这样就可清楚地将冠状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全程的血管腔充分展示,不但可以了解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病灶,而且对病变部位、范围、严重程度、血管壁的情况等作出较为全面、明确的判断,决定下一步的治疗策略(单纯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心脏外科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还可用来判断疗效。总体而言,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的诊断价值优于冠状动脉CT。
下列临床情况可考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1、不明原因的胸痛,临床怀疑冠心病,无创性检查不能确诊;2、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有时需冠状动脉造影除外冠心病;⒊不明原因的左心功能不全;4、无症状但疑有冠心病;5、稳定型心绞痛或陈旧心肌梗死,改善生活方式及最佳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影响生活质量;6、不稳定型心绞痛,尤其临床判断为高危者,可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7、无症状性冠心病,尤其运动试验阳性、伴有明显危险因素的患者;8、发作6小时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或发病6小时以上仍有持续性胸痛,拟行急诊冠状动脉再通术者;9、冠状动脉CT造影等影像学检查发现或高度怀疑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或存在不稳定斑块者;10、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病等重大手术前;11、原发性心脏骤停复苏成功,需要评价冠状动脉,必要时应早期干预血管病变;1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复发心绞痛。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术后马上可拔除鞘管,然后对穿刺点局部压迫4-6小时后可以拆除加压绷带或宽胶带,基本不影响四肢活动及生活,甚至术后当天就可以出院。股动脉入路者,也可术后即刻拔除鞘管,常规压迫穿刺点20分钟后,进行加压包扎,需要下肢制动24小时后开始轻度活动,给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但在我科目前仅有2%左右的冠状动脉造影需要经股动脉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