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通过排泄代谢废物,调节体液,分泌内分泌激素,调节人的血压,刺激骨髓中红细胞的成熟与释放,维持体内内环境稳定,使新陈代谢正常进行,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慢性肾病的社区发病率高达11%(北京、广东、上海等城市已接近欧美慢性肾病发病水平),我国现在的尿毒症患者全国有150多万,每年还在以12~15万新增尿毒症患者的趋势上升着。尿毒症只能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治疗代价非常巨大,由于肾源不足,全国每年约有不足1/10的尿毒症患者能进行肾脏移植手术,而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血液净化治疗维持生命,饱受疾病折磨。当前我国慢性肾病存在发病率高、并发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病死率高(三高)及对慢性肾病知晓率低、防治率低、伴发心血管病的知晓率低(三低)的认识水平。因此肾脏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关键。
慢性肾病的主要病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等,对这些疾病的早期、持续的治疗是预防肾衰竭的有效方法。此外,其他可能引起肾脏病的因素包括遗传性疾病,如多囊肾;肾结石、肿瘤或增大的前列腺而引起的尿路梗阻;反复的泌尿系统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血管炎;痛风;止痛剂肾病;药物肾损害;肿瘤;肥胖等等。若能去除或控制这些不利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延缓疾病的发展。
慢性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病典型表现可有尿量异常增多或减少、排尿异常、蛋白尿、血尿、腰部疼痛、颜面部及下肢水肿等,严重者可发展至尿毒症。部分慢性肾脏病患者可能没有症状,只是在常规体检中发现病情。肾功能不全时表现为食欲下降,甚至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容易疲劳、夜尿增多;很多患者会伴随血压升高;另外还可伴随贫血、骨质疏松、月经失调等。此外,慢性肾脏疾病还会增加患者罹患其他疾病的风险。比如,肾脏疾病患者的心脑血管病变发生率要比正常人群高数十倍。
慢性肾病发病率高、起病隐匿、危害性大,又难以治愈,重在预防。您担忧过肾脏健康吗?请多关注肾脏病方面的检查。常规尿检,留取清洁中段晨尿及时送检非常重要;B超检查可以了解肾脏大小、形态、有无结石、肿瘤、囊肿、肾盂积水、尿路梗阻、先天畸形等病变;肾脏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能查出普通X线不能检查出的细小钙化、结石,还可以辅助诊断肾肿瘤、肾结核、肾囊肿等;肾功能检查可测定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由此可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CCr能较早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程度。在多数成人中,当CCr下降50%左右时,血清肌酐才会开始升高。
慢性肾病通过积极防治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避免高蛋白饮食,尤其是尿蛋白量较大的患者,进入肾功能不全阶段,则应开始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0.6~0.8克/千克体重;积极控制血压。通常要求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如尿蛋白量高于1.0克/天的患者,可进一步控制在125/75mmHg以下;降低蛋白尿,尽量将24小时尿蛋白量控制在1.0克以内,甚至0.5克以内,在血肌酐在 265umol/L以下时可考虑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依那普利等)和/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缬沙坦等),同时减轻肾脏的高灌注、高滤过和高压状态;糖尿病肾病患者除上述措施外,要有效控制血糖。严格控制血糖可以延缓病变的发展;治疗感染,正规的抗生素治疗有助于控制感染,但应注意避免使用各种可能损伤肾脏的药物,特别是抗炎镇痛药物和氨基糖甙类药物等;吸烟可独立增加蛋白尿的危险,戒烟非常重要;血脂异常也是发生蛋白尿的危险因素,调控好血胆固醇水平是治疗慢性肾病的一项措施。
总之,慢性肾病存在高发病率、低知晓率的特点,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给肾脏一些关爱,定期体检,避免容易导致慢性肾病的高危因素,及早发现肾病的蛛丝马迹,一定要追查到底,明确诊断,对症用药。已诊断明确的慢性肾病患者要有良好的心态,不要悲观,只要正确面对,正规治疗,早期有效干预,阻止或延缓尿毒症的发生,仍然可以拥有良好的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