疳积多见于1~5岁儿童。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面黄肌瘦、毛发焦枯、肚大筋露、纳呆便溏等。多与饮食不节有关,如多食肥甘,乳食喂养不当等。也可因慢性腹泻、慢性痢疾、肠道寄生虫等病经久不愈导致。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该病如今发病率明显下降。但临床观察发现仍有很多小儿存在这种情况。还有一部分小儿虽然没有到疳积的程度,但是存在生长发育缓慢,饮食少,身体消瘦等情况。
点刺四缝穴与“挑四缝法”作用类似。是用三棱针(或其他钢针)挑破皮层取出皮下脂肪,或者挤出黄色粘液(也有清稀液体渗出量多),用指挤压,使液尽出,见血为度,再用消毒干棉球拭去,用以治疗小儿疳积的一种外治方法。本疗法最早见于明朝杨继洲的《针灸大成》,方法简便、疗效显著。
点刺四缝穴不只是可以治疗疳积,也可以改善消化吸收不良、以及生长发育缓慢,饮食少,身体消瘦等症状。此外,有些小儿会伴有精神烦躁,夜寐不安,经常腹痛,磨牙,手足心热,面色萎黄,睡时露睛,食欲不振,便秘或泄泻完谷不化, 四肢不温,啼哭无力,口唇干燥等症状。通过这种方法也会见效。一般隔日或隔2、3日针挑1次,一般针挑3-6次,粘液渐少,直至无粘液,仅见血为止。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针刺四缝穴可使唾液分泌增加,提高唾液淀粉酶的作用,肠中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的含量(消化强度)增加。对于营养不良合并佝偻病者,针刺四缝穴后,发现血清钙、磷均有上升,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结果钙、磷乘积增加,有助于患儿的骨骼发育与成长。
疳积患儿一般须忌口1个月,如豆类制品、淀粉类制品、糕饼、花生、瓜子、冷饮、巧克力等,以免胀气。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易于消化,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睡眠保持充足,经常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