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你洗牙了吗?
许多人可能都听说过“牙结石”、“牙龈炎”、“牙周炎”。但是您了解它们真正的意义吗?
这颗牙齿开始有牙结石了,并引起了牙龈炎。
牙石是附着在牙齿上的异物硬块,如水壶里的水锈,所以又俗称牙锈。牙石是由无机物(磷酸钙、磷酸镁、碳酸钙等)和有机物(蛋白质、脂肪、脱落的上皮细胞、白细胞、微生物、食物残渣)组成。人类口腔中的细菌种类繁多且复杂,牙面上常有由细菌及其产物的附着性沉积物形成的牙菌斑,黏性很大,一般的清洁措施如漱口、冲洗不能将其去除,如牙菌斑长期存留在牙面上,会逐渐有脱落的坏死组织细胞、白细胞、唾液中的黏液素、蛋白质等附着其上形成黄色或灰白色的软垢,随着唾液和血清中的钙盐逐渐沉积,促使软垢钙化变硬而成为牙石。牙石位于牙颈部表面,牙龈缘以上为龈上牙石,牙龈缘以下为龈下牙石。龈上牙石常呈黄色或灰白色,也可因吸烟或被食物色素着色而变为深色。牙石容易沉积在唾液腺导管开口相对的牙面上,如下前牙舌面(内侧)和上后牙颊(外侧)。此外,牙石还沉积在失去咀嚼功能的牙面上,如错位牙及单侧咀嚼习惯者的无功能侧牙齿颌面。
由于牙石是牙菌斑最好停留的部位,牙石本身容易吸附更多的细菌毒素。这些细菌及其毒素和牙石的局部长期刺激,可使牙龈发生炎症,出现牙龈组织的水肿、充血,牙龈缘糜烂、易出血。病人在进食时,甚至说话、吮吸时牙龈出血,严重者清晨起床后满嘴布满血丝。如此时能及时去除牙石,牙龈炎会逐渐好转或痊愈,如病人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牙龈炎会继续发展,造成牙周组织溢脓,出现口臭不适,牙槽骨破坏吸收,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牙齿松动,发展为牙周炎。如下图:
牙周炎再进一步发展,细菌通过深牙周袋、根尖孔感染牙髓组织和根尖周组织,引起逆行性牙髓炎、根尖周炎,进一步发展逆行性牙髓、根尖周脓肿。牙髓坏死、骨质广泛吸收,牙齿松动脱落!
因此牙石对牙齿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那么如何防止牙石的形成呢?前面我们已说过牙石的形成是由于牙菌斑附着在牙面上开始的,所以要防止牙石的形成,应做到:
①清除牙面上的牙菌斑,最简便有效地方法就是认真刷牙和正确使用牙线。有资料显示,高质量的刷牙和使用牙线可除去牙面上90%以上的牙菌斑和软垢。
②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少进食松软黏性食物,尤其是儿童少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或进食后及时清洁牙齿。适当多进食些纤维性食物,如:玉米、蔬菜等。以增加牙齿的自洁作用,减少牙菌斑的形成。
③矫治牙列不齐、牙齿拥挤、错位,消除单侧咀嚼的不良习惯,使所有的牙齿均发挥其咀嚼功能。
④应每隔半年至一年时间到医院口腔科检查,如发现有牙石形成,及时由医生去除(俗称洗牙,医学上称洁治)。 另外,有些人在“洗牙”后可能出现对冷、热、酸、甜过敏的症状,这是因为牙石刺激使牙龈萎缩、部分牙根暴露,“洗牙”前因有牙石包绕在牙根周围,因此冷热等刺激时无症状,当去除了牙石后,根面暴露就出现了过敏表现。这种情况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在饮食上注意避免进食过冷、过热、酸、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过一段时间过敏症状就会逐渐消除。如过敏症状较重,可请医生作脱敏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