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中医干祖望先生有一篇文章《扣在中医头上的九盆脏水》,里面说有九种治疗方法是不明真相或别有用心的人强加给中医的。其中之一就是刮痧:“第二盆脏水:提痧、刮痧。‘提痧’和‘刮痧’,在权威的《中国医学大辞典》上没有它的一席之地,证明中医学中没有这个治疗方法。或许你认为这是解放前的著作,而且还是私人作品,但再翻一下解放后由政府主持编篡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读遍了一百八十多万字,翻通了七百九十四页,关于中医的‘有法必录,无方不备’,独不见‘提痧’和‘刮痧’。这不是中医的东西,又是一盆污泥浊水向中医头上泼来。”
我们坚决不能同意干老的意见,怎么能仅仅以《中国医学大辞典》和《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为标准来判断一种疗法是不是中医的呢?中医的博大精深岂是这两本书所能囊括得了的!
据中医史学家考证,“刮痧”疗法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那时老祖先们生病还没有专业中医的护佑(不是“忽悠”),出于本能或者偶然,发现用石片按摩、捶击、刮掠身体表面的某部位,会意外觉得舒适甚至缓解病痛。这就是所谓“砭石疗法”,有考古实物为证的。自然,“砭石疗法”不仅是“刮痧”的雏形,也是针灸的的源头,大家历史都悠久的很。一万到两百万年后,公元1337年,元代医家危亦林终于把这个雏形变成了文字记在《世医得效方》中,一种治疗“沙症”(即“痧症”)的方法:“又法治沙证,但用苎麻蘸水,于颈项两肘臂两膝腕等处戛掠,见得血凝皮肤中,红点如粟粒状,然后盖复衣被,吃少粥汤或葱鼓汤,或清油个葱茶,得汗即愈。此皆使皮肤腠理开发松利,诚不药之良法也。”苎麻就是原始刮痧板,水就是原始刮痧油,“戛掠”就是刮掠的意思。
清医家郭志邃于1675年所撰《痧胀玉衡》是关于痧症和刮痧的专著。郭志邃把痧症详细分为五六十种之多,这种分法的繁细其实与疾病本质无关,其中大部分的痧症都是传染病,当时的人类对其病因还没有摸到门。痧症治法有三:痧在肌肤者,刮之而愈;痧在血肉者,放之而愈(放血);痧之深而重者,非药莫能回生。不明病因和病理,所有这些讲究都是想当然而已。如“痧有为真心痛,亦朝发夕死,夕发旦死,寄于真心痛之例。此二症者,虽属不治,若知其原于痧者而疗之,亦可挽回。”用刮痧可以挽救心肌梗死?其他如“大头瘟”实为鼠疫,“急喉风”可能是白喉,至于各种出血性疾病、妇产科病、寄生虫病、急腹症等等,郭志邃都认为是“痧之为病,种种不一”“痧症百出,传变多端”,吹牛“余之治此等症,随处救人,确有奇验。窃恐前人无论,难启后贤,因着为集,仍不敢秘,以公诸世。庶几其有以行我心之不忍,而幸不为斯世无所用之人欤。”得了吧,妄想臆断,流毒无穷,害人无算是真的!
总之,刮痧是中医疗法没错,赖不掉的。除了干祖望外,似乎也没有哪个中医想赖掉。那么,刮痧的原理是什么?
中医刮痧“原理”与其病因病机学说一脉相承,完全是基于想象的。所谓“痧”,原本为“沙”,是皮肤上细如沙粒的出血点,大的叫瘀斑,出血点和瘀斑都是“痧”。有非常多的疾病可以出现这种皮下出血,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肝肾疾病晚期、某些中毒等等,是一大群病因完全不同、机制完全不同的疾病。中医笼而统之,以“痧症”名之,不仅毫无意义,于事无补,更可能导致严重危害。作者曾接诊的一名急性白血病患者被中医刮痧,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差点不明不白丢掉性命。中医认为痧是“痧毒”侵入皮肤形成的,刮痧,就是要通过调整阴阳、活血祛瘀、舒筋活络等等原理达到排除痧毒的目的。小时候,奶奶没少给我们刮过痧,她老人家泉下有知,她那一刮居然可以调整阴阳、活血祛瘀,一定会哑然失笑吧。
刮痧哪有这么神秘,其唯一本质就是皮下出血(拔火罐也一样)。皮下出血有两种,一是自发出血或受伤后出血不止,这个是病态,叫做出血性疾病,种类多多,是由于血管或血小板或凝血机制出了问题,如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等等。一种是受伤后引起的出血,刮痧拔火罐都是这一类。在刮痧板的物理作用下,皮下毛细血管被迫破裂,血液漏出血管,破的小成点,破的大成片,这就是“痧”,哪有什么毒呢?有人问,为什么有的地方刮的出有些地方刮不出,有时候刮得出有时候刮不出呢?其实很好理解,刮得出的地方多是皮肤菲薄或血管分布密度高的地方,如肘弯处。其他地方并不是刮不出,只要你用足够的力度,就没有什么地方刮不出痧来。纳粹的皮鞭下,身体到处都是“痧”;地震中灾民的挤压综合征,其皮肤上的表现也是“痧”。中暑或发热的时候更容易刮出,是因为这个时候浅层血管处于充分开张的状态,更容易受到物理损伤的缘故,这很好理解。刮痧的原理不过如此,没有任何神秘的东西在里面。既不是刮出了什么毒什么瘀,也不是改善了什么微循环,这都是扯淡。它就是人造出血。
那刮痧为什么有疗效呢?它,它怎么就有疗效了?它对什么病有效了?证据呢?作为医生,我们只能相信有证据的疗效,这是基本信念!作为病人,我劝你,一定要相信那些只相信证据的医生,这也应该是基本信念不是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