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是颈椎退行性脊椎病的简称。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病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的颈肩背部疼痛、僵硬,上肢麻木等症状,近年来报导治疗方法很多,本组病例主要采用纳米穴位敷贴合颈椎牵引治疗。
一、临床资料
本组80例,均为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本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病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最小者29岁,最大者69岁,病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10年,全部病例经X线或颈椎MRI确诊,颈椎正侧双斜位片提示:生理弯曲异常,椎体缘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椎间孔变窄、项韧带钙化等。颈椎MRI:颈3/4/5/6/7椎间盘向后正中突出。
二、治疗方法
(1)机械牵引:方式:采用间歇牵引:牵引力,不超过体重的 1/8为宜,通常6kg开始,时间及疗程20分钟/次,每日一次,病情严重者每天2次,10天为1疗程。
(2)穴位敷贴:采用纳米穴位敷贴,选穴:根据颈椎病变的不同部位选用不同的颈夹脊(C3-7)配穴:大椎、肩井。
三、疗效评定
按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颈椎病的疗效标准执行。治愈:原有各型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原有各型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四、治疗结果
按照上述疗效评定,本组80例中,治愈62例,占77.5%,好转16例,占20%,无效2例,占2.5%。
五、典型病例
患者胡某,女性,67岁,因“反复颈部疼痛10年,加重伴左上肢麻木2天”于2010年6月12日入院。主诉:颈部疼痛10年,有时有头晕、恶心,经刮痧、外用膏药、擦追风油、口服中药等多方治疗后效果不佳,2天前复又出现颈部疼痛,伴有左上肢麻木,查体:颈部肌肉僵硬,颈6、7棘突左侧有压痛,颈部活动无明显受限,压颈试验阳性,查颈椎MRI提示:颈3/4/5/6/7椎间盘向后正中突出。诊断颈椎病 神经根型。治疗予以颈椎牵引每日一次,牵引后予以纳米穴位敷贴在颈3、4、5、6、7夹脊旁交替贴敷,大椎、肩井交替贴敷。治疗5天后左上肢麻木不明显,颈部疼痛明显减轻。继续予以上述治疗,15天后颈部无明显疼痛。能正常劳动。
六、讨论
颈椎病的治疗大多采用综合治疗,颈椎牵引治疗是治疗颈椎病的最基本方法,其牵引的作用有:
(1)扩张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内压,促进膨出椎间盘回缩或突出椎间盘还纳,伸张扭曲的椎动脉。
(2)扩张椎间孔,缓解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
(3)缓解肌肉痉挛。
(4)解除小关节嵌顿。单纯使用牵引对疼痛明显患者早期缓解不明显,加用纳米穴位敷贴治疗。纳米穴位敷贴是利用纳米陶瓷材料在常温下恒定辐射的远红外线来刺激经络穴位,产生热效应,使局部皮下组织温度升高,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一种外用穴位贴膏。
一般药物穴位贴敷适用于三伏天施治,大多采用穴位贴敷的药物具有皮肤刺激性,治疗后易产生水泡。易引起皮肤感染,且有的患者皮肤会出现过敏症状,坚持治疗需有一定的毅力。采用纳米穴位敷贴避免了过敏,发生感染的机会,且患者易接受。因其主要成分有血竭,活血止痛作用见效快。且使用时没有时间和季节的限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