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肥胖症是指能量的摄入大于消耗,造成体内脂肪过度积聚而形成的疾病。临床上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及继发性肥胖两类。儿童单纯性肥胖(obesity)是指单纯由于饮食过量而活动过少所引起者,占小儿时期肥胖症的绝大多数。其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过度营养、运动不足、行为偏差为特征,全身脂肪组织普遍过度增生、堆积的慢性病。继发性肥胖是指由于脑部疾病、内分泌紊乱及一些少见的遗传性综合征引起者。
无论是单纯性肥胖还是继发性肥胖,对患儿青春期的体格发育及性发育均可产生不良的影响。此外,儿童时期的肥胖症如不及时控制,将来可发展为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及肝胆疾病等,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病因】
1、长期热卡摄入过多而活动过少 患儿大多食欲亢进而过食,但活动量过少,摄取的能量长期超过消耗量,多余者以甘油三酯形式储存体内而导致肥胖。目前认为患儿的食欲旺盛而活动过少可能系下丘脑摄食及体重调节中枢的功能异常所致。
2、肥胖基因、瘦素及其相关环节异常 肥胖症属于多基因病,其发病可能涉及多个相关基因的异常以及环境因素(包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的综合作用。
【临床表现】
单纯性肥胖症可见于小儿的任何年龄,以婴儿期、学龄前期及青春期为发病高峰。患儿食欲极佳,进食量大,喜食甘肥,懒于活动。外表显肥胖高大,不仅体重超过同年龄小儿,而且身高及骨龄皆在同龄儿的高限,少数可超过。患儿皮下脂肪甚厚、分布均匀,面颊、肩部、胸乳部及腹壁脂肪积聚显著,四肢以大腿、上臂粗壮而肢端较细。男孩因会阴部脂肪堆积,阴茎被埋入,可被误认为外生殖器发育不良。患儿的智能良好。
严重肥胖者可由于胸廓及膈肌的活动受限,使肺泡的换气量减低,造成低氧血症,出现气促、发绀,甚至导致红细胞增多、心脏扩大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即所谓肥胖肺心综合怔(pickwickian综合征)。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腹部B超(肝、胆、脾)
MRI和CT(头颅、肾上腺),排除肿瘤;
血皮质醇(8AM,4PM)可有分泌节律紊乱;
血甲状腺功能
血脂
空腹血糖、胰岛素,可表现高胰岛素血症;
其他检查:根据需要可选以下检查:血甲状旁腺激素 ,染色体检查
【单纯性肥胖对青春期体格发育的影响】
青春期前,肥胖儿童的身高大多比正常儿童高,78%的肥胖儿身高在第50~97百分位,15%的身高在第97百分位以上。生长突增的起始年龄及达到身高增长速率峰值(PHV)的年龄均比正常儿童提前,PHV峰值较低,生长突增的持续时间缩短,导致肥胖儿的最终身高与正常儿童无明显差异,甚至偏矮。
【单纯性肥胖对青春期性发育的影响】
青春启动年龄比正常儿童提前,睾丸P2期的年龄,肥胖儿为10.62±0.83岁,而正常儿为11.62±0.69岁,(P<0.01)。但青春中、后期,性发育却显著延缓,导致肥胖儿从青春启动到成熟的时间较正常儿童明显延长。中~重度肥胖男孩往往伴有睾丸、阴茎发育不良,大多还出现男性乳房发育,这是目前较常见的另一种类型的青春期延迟。
【单纯性肥胖症的诊断】
凡小儿体重超过同年龄同性别的身高别体重值均值的2个标准差或20%以上的,即可诊断为肥胖症。超过2~3个标准差或20%~29%的为轻度肥胖,超过3~4个标准差或30%~39%的为中度肥胖,超过4个标准差或40%以上的为重度肥胖。此外,近年来也常以BMI为判断指标,凡BMI大于25者可诊断为肥胖症。BMI 25~27者为轻度肥胖,27~30者为中度肥胖,大于30者为重度肥胖。其中单纯因过食、少动引起者或有肥胖家族史,体检示均匀性肥胖、高大,实验室检查除可有高瘦素、高胰岛素、高脂血症外,无其他异常者,可诊断为单纯性肥胖症。
【治疗】
单纯性肥胖症的治疗应遵循下列原则:
(1)适当限制热卡摄入和增加运动消耗是最基本的治疗措施。
(2)患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在限制饮食时必须照顾到基础的营养需要,特别是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摄入量。
(3)饮食结构应以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低脂肪及低热量为宜。
(4)适当地采用调整下丘脑摄食及体重调节中枢功能异常的药物治疗是有必要的。促进脂肪和糖的分解,抑制脂肪合成及积聚的药物对治疗也是有帮助的。
(5)应向年长患儿讲解肥胖症的危害及减肥治疗的必要性,以取得患儿对治疗的主动配合并持之以恒。
【预防】
儿童时期就开始的肥胖,一般都既有脂肪细胞数增加,又有脂肪细胞的肥大。减肥治疗只能使脂肪细胞体积缩小,而数量不减少,故病情较难控制且易复发,因此防止肥胖应在脂肪细胞的增殖高峰时期着手。胎儿期:脂肪细胞在妊娠最后3个月内形成。能量摄入增加,可刺激脂肪细胞增殖,故孕母在妊娠后期应避免营养过度,以防止胎儿体重增加过速。生后脂肪细胞的增殖高峰分别为婴儿期及青春期。必须纠正家长认为肥胖就是健康的错误观念,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应合理喂养,避免营养过剩。
相关文章